资讯

首页 > 资讯 > 华夏历史

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然来这个叫法大有来头

时间:2021-02-26 17:36:03 栏目: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赢疾不知道大家认识多少,这个人也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一个人,因为他在秦国的历史上也算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对于这个秦国的历史进程也有很大的作用的,最近就有人问了,这个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啊?这个叫法有什么故事吗?又或者说这个背后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这涉及到先秦姓氏称谓的问题,很简单嘛。

先说说先秦人的姓氏问题。

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然来这个叫法大有来头

按照上古传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从上古至春秋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姚、妫、姒、子、姬、姜、嬴、风、己、任、芈、祁、妘、姞、漆、归、偃、允、曹、董、曼、隗,共二十二姓。其中八个姓为女字旁,从侧面反映了姓的母系社会起源。传说中的神农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尧帝姓伊祁(祁),舜帝姓姚(后迁居于妫水,遂改姓妫),夏禹姓姒,商汤姓子。

古人出生后取名,成年时取字。而且男女都有名和字。但是先秦史书中记录女性名或字的情况并不多见,通常是以姓来称呼。女性未出嫁时,以伯、孟、仲、叔、季、少等序称加上姓来称呼,比如孟嬴(秦景公长女)、孟子(宋武公之女、鲁惠公夫人)、仲子(宋侯次女、齐灵公夫人)、少姜、叔隗、季隗等等。有时也在姓后加上名字,比如楚平王有个女儿叫“季芈畀我”。季是其排行;芈是楚国国君之姓(楚国为芈姓熊氏);“畀我”是其名字。

国君之女如果嫁给外国国君,一般以夫家之国名+母家姓称呼,比如楚文王之女芈氏嫁给江国国君,称为江芈;陈庄公之女妫氏嫁给息国国君,称为息妫。如果嫁给大夫,则以夫君的氏+母姓来称呼,比如晋文公的女儿姬氏嫁给赵衰(赵成子,赵国君主祖先),称为赵姬。大夫之女也可以用“母家氏+母家姓”的方式称呼,如雍姞为(宋国)姞姓、雍氏大夫之女,国姜为(齐国)姜姓、国氏大夫之女,宋华子为宋国、子姓、华氏大夫之女。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作为正室出嫁。如果女性出嫁之后成为侧室,则在姓前面冠以所出之国的国名,比如以“烽火戏诸侯”而出名的褒姒,出身于褒国(姒姓),十三岁时以侧室的身份进入西周宫廷(当时的周王后是申侯的女儿申姜)。再比如晋国公子夷吾(晋惠公)出奔梁国避难,梁伯(嬴姓)把女儿嫁给他为侧室,史书中称为梁嬴。

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然来这个叫法大有来头

先秦女性的这种称呼方式有一个缺陷,就是伯仲叔季排行固定,姓稀少,国号有限,因此二字称呼容易混淆众多的“伯姬”、“季姜”、“宣姜”、“文赢”。所以《春秋》、《左传》等史书有时会在女性称呼前加上母家或夫家的国名,变为三字称呼。比如周桓王的王后叫“纪季姜”,意为出自纪国(纪桓公)的姜姓幼女。鲁庄公之长女叫“杞伯姬”,意为嫁到杞国的(鲁国)姬姓长女。如果夫家是大夫,则冠以氏名,比如嫁给宋国荡氏大夫的荡伯姬。

周朝贵族女性去世后,可以单独取自己的谥号。比如《春秋·庄公二十二年》“葬我小君文姜”,文姜是鲁桓公的正室夫人,生前因与其兄齐襄公乱伦而出名,死后其丈夫鲁庄公却为她取了“文”的美谥。再如齐灵公的两位夫人颜懿姬、鬷声姬,二人都来自鲁国,懿、声是两人的谥号,颜、鬷是两人母亲的姓。

女性称呼前面也可以冠以夫君的谥号。比如齐僖公的女儿姜氏嫁给卫宣公,因此史书称其为“宣姜”。晋惠公的姐姐姬氏嫁给秦穆公,史书称其为穆姬;而秦穆公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晋文公,称为文嬴,另一个嫁给晋怀公,称为怀嬴(后来也嫁给晋文公,改称辰赢,“辰”是其自己的谥号)。

顺便说一句,春秋时期贵族女子再嫁的情况平淡无奇。比如郑国大夫祭仲专政,先后拥立昭公、厉公、郑子亹、郑子婴四位国君。郑厉公在位时惧怕其专权,曾教唆祭仲的女婿雍纠在郊享的时候杀掉岳父。祭仲之女雍姬知道此密谋后,问其母亲:“父亲和丈夫,哪个更亲?”雍姬之母说:“凡是男人都可以做女人的丈夫,丈夫哪里比得上父亲只有一个的可亲,怎么可以拿来对比呢?”(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于是雍姬向父亲告发了丈夫的密谋。祭仲杀掉了雍纠,郑厉公吓得放弃国君的位子,载着雍纠的尸体逃亡栎地,怨恨地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

这种夫谥+母姓的称呼还可以用三字形式,如《左传》称秦穆公夫人为秦穆姬,意思是其丈夫为秦国国君、谥穆;母家为姬姓(晋献公的女儿)。再比如晋国赵氏遭陷害几乎灭族的“下宫之难”,《左传》称其元凶为赵庄姬(史记中对于此事有另外的说法),这个称呼的意思是夫家为赵氏,谥庄(赵朔);母家为姬姓(晋成公的姐姐)。

以上说的是诸侯国和大夫贵族的情况,周王室的情况有些不同。周天子的女儿统称为“王姬”,并不冠以伯仲叔季的排行。周王后有自己的谥号,称“王某后”。比如周景王的王后叫“王穆后”,“穆”就是她的谥。周王的侧妾则在母家姓的前面冠以“王”,比如“王姜”、“王赢”等等。

先秦女性以姓称呼,是因为周朝严格贯彻“同姓不婚”的原则。对女子的姓看得特别重要,因为这反映了其血统传承。至于“男子称氏”在周朝并非普遍现象,因为周天子、诸侯国君及其子孙,以及庶民男子都没有氏,只有卿和大夫才有氏。因此氏也可以视为卿大夫家族的贵族身份标志。

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然来这个叫法大有来头

春秋时期氏是如何产生的

周朝诸侯国君的正式称呼方式是“国+名”,比如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称霸而举行的“践土之盟”,其盟书开头列举参加会盟的国君为“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踕、齐潘、宋王臣、莒期”,分别为晋文公(姬)重耳、鲁僖公(姬)申、卫夷叔(姬)武、蔡庄侯(姬)甲午、郑文公(姬)踕、齐昭公(姜)潘、宋成公(子)王臣、莒子(己)兹舆期。周天子则称为王,死后加上谥号,比如武王、成王、康王,并不直呼其名,以表达对王室的尊重。如果非要称名不可,也只冠以谥号,比如成王诵、穆王满、厉王胡、幽王宫涅等等,而不能称其为姬诵、姬满、姬胡、姬宫涅。

周朝时期,各国国君之子也有名而无氏,称为公子某,再下一辈称为公孙某(周天子的子孙则称为王子某、王孙某)。再传至公孙之子,“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于公”,于是赐以氏。氏名一般来自排行(比如伯、孟、仲、叔、季),祖或父的字,或者官名(司马、司徒、少正、中行)、封邑(荀、韩、赵、魏、羊舌、令狐)、居住地(东野、东郭、西门、南门)等等。比如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商鞅,本为卫国姬姓公族的后代,因此也称为公孙鞅或卫鞅,封为商君之后也称为商鞅。除了同姓公族后代外,异姓臣僚也可以因为功劳而受封赐氏,一般以官名或封地为氏的居多。大夫的家族繁衍数代以后,其庶支小宗也有别氏,例子非常复杂,不易细说。

公子、公孙的后代与国君拥有同一祖先,属于公室的亲族,因此常以卿和大夫的身份担任司徒、司空等重要官职。到春秋后期,出现了大夫家族掌握权力、国君反而被架空的情况。最有名的是鲁国的“三桓”(仲孙、叔孙、季孙,始祖均为鲁桓公之子)和郑国的“七穆”(良氏、游氏、国氏、罕氏、驷氏、印氏、丰氏,祖先均为郑穆公之子)。

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然来这个叫法大有来头

春秋时期其他国家也有许多著名的大夫世族,比如周天子有周、召、单、刘、尹等氏;齐国有高(齐文公后代)、国、崔、庆、栾、高(齐惠公后代)、陈、鲍等氏;宋国有华、乐、皇、鱼、荡、向等氏;卫国有孙、宁、孔等氏;楚国有斗、成、屈等氏。晋国先后有栾、郤、狐、羊舌、祁、先、胥、伯、荀、知(智)、中行、范、韩、赵、魏等氏。

这些大夫世族中,同姓公族的地位比较稳固,比如周的周氏(周公后代)曾因作乱而被杀及出奔,但其后代仍世世在位。鲁国的仲、叔、东门、臧诸氏,齐的国氏、宋的向氏、楚的斗氏也是如此。鲁国和卫国的同姓大夫公族尤为强健,甚至于随意驱逐国君,使其终身不能复国。宋、郑的同姓公族势力也很强大。至于晋国,由于其国君的祖先曲沃武公(晋武公)是以小宗篡位夺占大宗地位的(即“曲沃篡晋”事件),因此得位后不遗余力地削弱同姓公族的势力,并且消灭了同样有政治野心的桓、庄两氏。此后不任用同姓公族成为晋国特有的政治制度。

但是由于同姓公族被削弱,异姓大夫当权,也导致晋国后来出现六卿(智、范、中行、韩、赵、魏六家)专政的现象。范氏是祁姓,赵氏是嬴姓。智氏和中行氏出自荀氏,与韩氏和魏氏的祖先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虽属于姬姓,但并非晋国的公族(晋国始祖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最终赵氏消灭范氏和中行氏,韩赵魏三家又消灭了智氏,然后“三家分晋”,晋国亡国。这件事也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春秋时期氏的产生还有一种情况,即亡国之君的子孙,多以祖先的国爵为氏,如夏侯、韩侯、滑伯、滑、项、纪、谷、随、刘等等。比如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姒春的弟弟姒佗逃往鲁国。杞国的祖先为夏朝后裔,春秋时为侯爵,因此鲁悼公称姒佗的后代为夏侯氏。类似的例子还有秦穆公灭滑国(姬姓),其子孙成为滑氏和滑伯氏;楚文王灭息国(姬姓),其子孙成为息氏、息夫氏;鲁僖公灭项国(姬姓),其子孙成为项氏……

西周开国时,曾经追封前朝后裔为“二王三恪”,即封夏、商两朝的后裔为公爵,封于杞国(姒姓)、宋国(子姓),称为“二王之后”;又封黄帝、尧帝、舜帝的后裔为侯爵,封于祝国(姬姓)、蓟国(祁姓)、陈国(妫姓),称为“三恪之宾”。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公族,因此姓子。传到宋湣公的五世孙孔父嘉(孔子七世祖)时,按照宗法规定,“五世亲尽”,应当另立族,因此取孔父嘉的“孔”字,作为这一支族的氏。但是孔父嘉的后代,除了曾孙孔防叔外,大多只称名而不称孔氏,比如孔父嘉的儿子叫木金父,孙子叫祁父,玄孙伯夏,六世孙叫叔梁纥(孔子的父亲)。“孔”作为氏世代流传,是从孔丘开始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这个“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因此“文革”批孔时称孔子为“孔老二”。嫡长子称伯,庶长子称孟(孔子的庶长兄名孟皮,字伯尼),次子称仲,末子称季。仲与季之间的诸子都称为叔。换句话说,如果有两个儿子,排行就是伯/孟、仲;有三个儿子,就是伯/孟、仲、季;如果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儿子,就是伯/孟、仲、叔、叔……叔、季。所以周武王的长兄称为伯邑考(名字叫考,伯是其排行),弟弟里面有管叔、蔡叔、郕叔、霍叔、康叔、毛叔等一堆“叔”。但是《礼记·檀弓》有“五十岁乃称伯仲”的说法,也就是说活到五十岁以后,才能以伯、仲等排行相称。

赢疾为什么叫樗里疾?然来这个叫法大有来头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春秋“国君无氏”的传统,秦始皇应当称为“秦王政”或“秦政”。但是史书中常称其为“赵政”。比如《史记》称“(始皇)及生,名为政,姓赵氏”,“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氏的地位变得日趋重要,这是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反映。

赢姓共有十四氏,为秦、赵、黄、梁、马、廉、徐、江、葛、谷、缪、钟、费、瞿。西周成王时期爆发管蔡之乱,周公东征,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盈人即嬴人,本为东方种族,在这次征伐后被迁往西方。周穆王时期,赢人造父为周王驾马有功,封于赵地(今山西洪洞),成为嬴姓赵氏的祖先。造父的六世孙非子住在犬丘地区(今甘肃礼县),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于是从赵赢中独立出来,另立宗庙,成为秦赢的祖先。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造的幕僚辅官),被称为庶长疾。后来他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人称严君疾。后人以采邑为姓。

他不是姓樗里,而是被分封在这个叫做樗里的居邑,因为封地名字而得姓,被后人称呼。

关键词 :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