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是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伏击战之一。当时魏国国力强盛,魏公决定称王,他在宋国摆出天子仪杖,但此次齐国、韩国并没有到来。于是魏惠王下令攻打韩国,齐国则派兵救援。此后齐军和魏军在马陵展开了一场大战,这次孙膑在战略上完全碾压了庞涓,使得齐国从始至终保持优势。最后齐军将魏军全歼,魏国就此步入衰落。虽然这场大战齐国获胜了,但此后齐国却也由盛转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其後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於博望,盟而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自战国起,三晋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天下诸侯瞩目,因为处于中原腹地的这三家,时时刻刻影响着战国的格局。
我们并不陌生的连横合纵,三晋也是这两大对立的阵营争相拉拢的对象。
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能称霸诸侯,除了魏文侯的任人唯贤,李悝的惊世变法,吴起的改革军制外,还有一项不能忽视的外部原因,那就是结好韩赵。
在魏文侯看来,三晋只有抱团,才能增加左右战国时局的能力,正是基于这认识,魏国的称霸之路走得格外顺畅。
但是魏文侯死后,继任的魏武侯,却一改三晋一体的策略,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与韩赵之间的战争日益频繁,此时的韩赵并不是魏国的对手,所以当魏国欺负它们的时候,它们一致把求救的目光转向了齐国。
而正是有了齐国的参与,魏国非但没有在韩赵那得到便宜,反而走向了衰落,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而这两场战役,齐国可以说打的是非常漂亮,但马陵之战中齐国明明打了胜仗,为何却是其由盛转衰的起点?
那么马陵之战中谁得益最大?其实也并不是打了胜仗的齐国,是冷眼旁观的秦国。
马陵之战后魏国丧失霸主地位。
桂陵之战中,魏国的庞涓虽然被俘,但魏武卒的主力尚在,所以魏国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就立即重新恢复了战斗力,但魏惠王并没有意识到战略问题,于是又把战争的方向对准了韩国。
韩国打不过,学着赵国,也向齐国求救,接下来爆发的就是庞涓被射死在大树下的马陵之战了,在这场战争中,魏国不仅损失了庞涓,太子申也被俘虏,当然最为严重的是魏国所向披靡的魏武卒几乎损失殆尽。
而失去魏武卒的魏国,就如同一只断了牙齿的老虎,在豺狼云集的战国时期,这样一只老虎,自然无法维持其霸主地位。
说到这,你可能就有疑问了,魏武卒没有了不可以在训练吗,其实并不可以,因为魏武卒有着时代赋予的不可复制性,即使魏国想要在训练,没个三年五载是无法成行的,可是其余的诸侯国会给魏国这个机会吗?显然并不会。
马陵之战后齐国开始由盛转衰。
马陵之战中齐国,看似打败了魏国,并且把魏国从老大的位置上拉了下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齐国就此开始称霸了,而是代表着齐国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别急着反驳,且听飞鱼慢慢分析。
首先,马陵之战后,齐国损失了两员大将,一个是孙膑,一个是田忌,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正是这两人联手打出来的,而在马陵之战后,邹忌(就是我们课本里出现过的与城北徐公比美的那位)忌惮田忌的大功,于是就对齐王说尽田忌和孙膑要造反的谗言。
于是乎,齐王就下了田忌的兵权,田忌看形势不妙,就逃亡了楚国,而孙膑也从此之后无所踪影,据说是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并且一心钻研自己的兵法——《孙膑兵法》,这部兵法的竹简本于1972年2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
此外,齐国这两次战役打过之后,齐王正式称王,因此却被南部的楚国视为威胁,紧接着楚国兵出徐州,打得齐国连连败退,最后被迫求和,齐国自此开始衰落。
马陵之战后秦国开始强势东出。
说完了魏国和齐国,我们接着说马陵之战后为何秦国得利最大,当三晋打得不可开交,齐国又插足其中的时候,秦国在干什么呢?此时商鞅正在秦国变法,可以说正是中原的战乱,才使得秦国有了足够稳定的国内局势,从而进行深入的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基础,而稳定的国内局势又是商鞅变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从此时起,秦国在闷声中崛起了。
马陵之战后,魏国丧失霸主地位,当然也不可能再阻止强秦的东出,这场战役之后,秦国也立即趁着魏国衰败,由商鞅亲自带军,进攻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结果魏国被迫割让了整个河西,使得呈马蹄形的魏国疆域,自此断了半边。
河西之地,并不是简单的一块地,这地方不仅土壤肥沃,还是重要的军事重镇,秦国得到了这块地,就有了黄河作为天险,这也导致了以后秦国东出争霸,利用这块地保证了本土的安全,纵观后来秦国东出,几乎全是在其他诸侯国地盘上进行的打仗,本土的稳定,也给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斗力,所以说秦国才是马陵之战的最大获益者。
马陵之战中齐国明明打了胜仗,为何却是其由盛转衰的起点?因为齐国不仅失去了孙膑和田忌,而且被楚国视为了眼中钉,可以说齐国明面上打了胜仗,其实却失败了。
马陵之战中谁得益最大?不是打了胜仗的齐国,是冷眼旁观的秦国,中原大地上三晋、齐国、楚国,都在马陵之战前后卷入了中原大战。
这就让秦国有了在国内进行彻底变法的契机,等到中原的战争消停了之后,秦国已经完成了变法,当山东诸侯国看清了最大的敌人是秦国时,已然已经晚了,此时的秦国已如同猛虎一样,猛虎的獠牙既然已经露出了,不见血又怎么会轻易收场呢?
秦国之所以能崛起,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几乎全都占了,而山东诸侯却始终不能同心抗秦,最终的被灭,其实也只是六国的自作自受罢了。
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而这跟汉高祖刘邦当初的宗室王国制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国郡县制速亡国,为了避免重走秦国
说到古代的孙膑,大家肯定对他都非常熟悉吧?他是孙武的后代,更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只不过后面孙膑一直都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
说到魏国的魏武卒,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军队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曾在阴晋之战中,魏国仅有5万的魏武卒,结果竟然答应了50万的秦军!
说到廉颇,大家应该都知道,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第一大将,他在外的名气可是很高的。在忠诚方面,那简直是没话说,但是在忠诚的同时,又
说到三国时期的战国时期,魏国的实力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当然那个时候的秦国并没有起来。但是后来发生了桂陵之战,魏
曹操有没有建立魏国,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建安十八年五月(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公爵在汉朝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外姓是没有
相信很多小伙伴大家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其实一开始秦国并不是很厉害,而最厉害的是魏国。在战国早期的时候,魏国可以说是称霸称雄的,但是
魏国魏新是《暖暖的幸福》电视。这部电视剧是通过殷飞和王磊两位导演一起拍摄制作完成的,陈冰编写的剧本,由演员涂松岩、黄曼、赵淑
都说赵云在刘备麾下不受重视,但赵云也是蜀汉五虎将之一,并且他的个人人气一直很高。那这次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赵云是曹魏将领,那以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一统六国之前,六国曾经是一起合伙攻打秦国的,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五个,因为齐国退出了攻打秦国之列。
在我国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只有都凑齐了,那么事情才能做好。这投降这个是个事儿其实也是需要讲究这些的。于禁之所以投
说到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可是非常的强悍,一并吞并了很多国家,但是在选择宋国和鲁国的时候,齐国选择了战斗力相对较强的宋国,而没有选择
东汉末年,出现了三国鼎立局势,不过当时曹魏实力最强,蜀汉和东吴大部分时间都是结盟之势,共同抵抗魏国。不过蜀汉被灭后,为什么东吴还能
其实说到这个武则天和魏国夫人,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且魏国夫人是说武则天的外甥女,所以魏国夫人本可以有一个非常好
欢乐颂魏国强出现时间是在第35集以后,在35集结尾会提起魏国强也调查过安迪。那么欢乐颂魏国强是什么人,和安迪是亲
欢乐颂魏国强是学术界的传奇人物,中国经济界的泰斗之一。很多网友想知道欢乐颂魏国强出现时间,下面我们来详解具体
据剧情透露,在一次会议上魏渭找到了安迪父亲魏国强,然后把魏国强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了安迪,还安排魏国强和安迪见面。
欢乐颂第二季安迪和魏国强是什么关系?魏国强为什么抛弃安迪?安迪的父亲是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欢
《庆余年》是由腾讯影业携手新丽电视承制作 ,由深蓝影业、华娱时代影业、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腾讯视频出品,孙皓执导,张
历史上,君王后是一位经历颇具传奇的人物。齐湣王被杀后,法章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便改名换姓到太史敫家里当佣人。后来太史敫的女儿看
齐国沈重是被上杉虎杀死。电视剧《庆余年》中有个较为独特的反面角色,任何人都提示范闲要当心防备他,没有错,他便是沈重,1个心思很重
说到这个刘禅,大家都知道,他在我们大家的心里印象已经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了。不过后来刘禅成为皇帝之后,还是依旧如此,更为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