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能够快速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争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功不可没。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赵国内部结构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加上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力日益强盛,一跃成为当时能和秦国比肩的超级强国。实际上赵武灵王本有机会重创秦国,但却措施关键契机,此后他想重新当赵王,结果失败,被困沙丘幽禁而死。对于赵武灵王来说,他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呢?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并自称主父,此时的赵武灵王才40多岁可谓是年富力强,那他为何要这么早传位给儿子呢?原因就在于他想把政务交给儿子和自己信任的亲信大臣肥义,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赵武灵王韬光养晦,现在该是调整战略积极参与中原争霸的时候了。
赵武灵王一直有一个宏愿那就是和强秦一较长短,为此他卸任赵王之后不惜以身犯险乔装亲自前往秦国一探虚实,因为击败北方的林胡和楼烦并设立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所以绕过函谷关不从正面进攻而从北面进攻秦国成为可能,而赵武灵王确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从云中郡出兵也有不少不利因素,比如孤军突入秦国腹地很有可能会陷入泥潭难以脱身等等,这对赵武灵王来说其实是一个军事冒险计划,那么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原本不在赵国手中,而是在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和楼烦手中,而且秦国上郡、河西郡和河东郡原本都是魏国的领土,只不过魏国霸业衰退后,这些领土被秦国一步步蚕食,比如前330年雕阴之战后魏国把占据了近百年的河西之地还给了秦国,秦国又挟大胜之威进入魏国河东侵占了汾阴、皮氏、曲沃、焦、蒲阳等地,秦惠王十年(前328年)秦国再败魏国,魏惠王又割上郡15县于秦,这样一来赵国和秦国的领土就大面积的接壤了。
赵武灵王的计划就是从云中郡的九原南下,越过上郡、河西郡直插秦国核心区域,我们看看这个计划执行起来有哪些优势?
第一,函谷关是秦国防守关东六国的重要关隘,只要函谷关在手秦国可保安然无恙,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六国几次合纵攻秦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函谷关为目标,比如第一次魏、赵、韩三国攻至函谷关,第二次匡章攻入函谷关迫使秦王不得不割地求和,第四次信陵君率五国联军一路追击秦军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
赵武灵王如果从云中郡南下,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原本属于魏国的上郡,上郡前328年才纳入秦国版图,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纳入赵国版图时间更晚,秦国一时之间不会想到赵国会突然由此杀入,即使有所防范兵力也不会很多,毕竟函谷关才是秦国的重中之重。
第二,战国时期有四支战斗力闻名天下的军队,分别是魏武卒、秦锐士、齐技击和赵边骑,其中赵边骑指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训练出来的新式轻骑兵,除了战斗力强悍之外,赵边骑灵活性和机动性很强,非常适合执行长途突袭的作战任务。
第三,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赵武灵王不是单打独斗,秦国商鞅变法后突然变强引起了关东六国的不安和警惕,于是六国联手对付秦国,前318年魏、赵、韩三国发动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虽然战败但是六国从未放弃过再次攻秦的图谋。
前298年齐、韩、魏三国再次攻秦,此时秦国一方面四处出击士卒疲惫,其主力正在和楚国大战于析(今河南西峡)并歼灭五万楚军,另外一方面秦国朝野正是新老更替之时,比如樗里疾于前300年去世,白起的伯乐魏冉还未出任相国,白起自己也未崭露头角,缺乏名将和名相的秦国大败于联军之手,联军攻入函谷关,秦昭襄王被迫割地求和退还了侵占的韩魏两国土地,
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打了近三年时间,赵国一开始并未参战,如果赵武灵王在匡章攻破函谷关之际突然率骑兵从云中郡的九原南下攻击秦国上郡,绝对可以打秦国一个措手不及。
函谷关失守对秦国影响很大,如果五国协同作战:齐、韩、魏三国自东向西攻入河东,赵国自北向南攻入上郡和河西,楚国自南向北发动反攻,此时的秦国并未拥有绝对碾压各国的实力,根本无法阻挡五国兵锋,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人物挺身而出,秦国相当大的可能会失守河东,只能在河西构筑新的防线。
公元前330年雕阴之战秦国公孙衍大败魏国,《史记-秦本纪》记载:“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前329年秦国兵分两路攻入魏国河东,前328年魏国再次败于秦国之手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于是退出潼关,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和上郡的15座城池全部献于秦国,秦国则占据了整个黄河西岸。
所以对秦国来说,如果挡不住齐、韩、魏、赵、楚五国从三个方向的进攻而只能退守河西的话,相当于让出了河东,倒退了三十年回到了雕阴之战前魏秦对峙于河西的局面。
赵武灵王死于前295年的沙丘之乱,而第二次合纵攻秦开始于前298年结束于前296年,按理来说赵武灵王绝对有时间可以从云中南下进攻秦国以配合齐、韩、魏作战,不知为何他却没有实施这一计划,可能和他忙于彻底降服林胡和楼烦,以及攻灭中山国有一定关系,但是对于六国来说却错过了一次可以严重削弱秦国实力的绝好机会。
秦朝,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通过七代国君及其臣子们接近一个半个世纪宵衣旰食的勤奋努力、数万将士血战沙场、成千上百
芈月的名字据兵马俑上的残字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宣太后芈月的一生汹涌澎湃、忘情肆意,在至高空拿
在春秋时期,大家都知道,晋惠公是晋国的君王,他之所以能够当上君王,就是因为秦国帮助他继承了王位。可是在晋惠公继位之后,背信弃义,忘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李牧,他可是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质之一。可想而知李牧在当时的能力又多强。毕竟在春秋战国时期,到处都是战乱
在春秋战国时期,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魏国的实力可是非常强悍的,但是秦国到后面慢慢崛起了。然而在一次战役中,秦国的五
说到这个胡服骑射,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指的是赵武灵王为了让国家能够强大,所以就推行了这个关于“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再战国时期,最后是秦国统一六国,完成了大一统。但是如果当时的晋国,没有闹分裂的话,能不能打得过秦国呢?毕竟当时的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秦国的宰相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秦国也还是非常的有厉害的,要不也不会同意全国,那么一个国家厉害肯定是离不开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是一个人才非常多的地方,所以很多非常厉害的将领其实并没有被大众所知道,比如说这个秦国将领李信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最后是秦国统一了六国。但是秦国也是一个后起之秀,毕竟初期的时候秦国并不能算是强国,到了后面才慢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吧。毕竟在秦国有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但是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李斯和吕不韦两个人都是
最近很多人对秦国的丞相非常的感兴趣,然后一研究发现,这个秦国的丞相前后竟然有24位,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24位丞相又分别是谁呢?下面我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牛掰的一个朝代,其历时791年,共经历32代人37个周天子,与后世那些熬不过300年的朝代相比,周朝绝对是充满传奇色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秦国最后被灭亡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胡亥和赵高还在。而且再加上当时的实情,确实是很难救回了。不过
说到这个三国历史上的长平之战,那可是秦国战胜赵国之后,统一六国的关键战役。最后也是秦国战胜了赵国,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但是如
说到秦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统一六国的强国,但是说到秦国,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强大,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但是能够最后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知道,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这个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最为惨烈的一战了,而且这一战也是秦国统一中国的序幕之战。但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一统六国之前,六国曾经是一起合伙攻打秦国的,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五个,因为齐国退出了攻打秦国之列。
相信大家应该读知道关于这个“秦晋之好”,就是指的秦国和晋国之间的的互通结婚之事。很多人其实对于这个都比较了解,但是至于这个故
说到秦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春秋时期比较强悍的一个国家,最后大一统王朝。那么这个秦国的发源地是哪?很多人肯定都是非常的好奇吧?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其他几个国家可是都称秦国为“虎狼之国”。这是为什么呢?秦国为什么会被称之
秦国统一六国,最终建立了秦朝,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国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秦朝没有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会怎么样呢?事实上即便是没有秦国,
赵国武挖洞躲炮是影视作品《血战到底之壮丁也是兵》中的情景。这部剧是由刘涛执导,奇道、徐翠翠、斌子、姜寒、陈创、王迅等主演。
秦国因推行商鞅变法而变得强盛,不过刚推行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对商鞅并没有太多感激之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只要推行改革所带
说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和秦国,大家都知道,当时楚国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地广人多,兵强马壮的。不过最后秦国还是统一了六国,可是相比其
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等一些史料中有记载到,在西周建立后,姬发前后分封了总共71个国家,其中有40个国家是与周王同姓姬姓的,兄弟国
战国初期,秦国和赵国在七雄中都不算强国,但经过百年的发展,最后天下是由秦赵两国说了算,他们之间的胜者最有可能完成一统六国的伟业。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非常有名,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将和氏璧完好带回赵国。后世对蔺相如称赞有加,但很少有人知道此后到底发生了
多年后,如今三星堆又重新开启了发掘,又有着很多重大发现。就目前对三星堆的发掘来看,其特点主要有这几个,第一就是器皿以青铜器为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