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非常多的风云人物,其中就有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分别是齐国、赵国、魏国、楚国人,但秦国当时那么强大,为什么秦国的公子却没有入选到这战国四公子里面呢?而没有入选的秦国最终却完成了统一,这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尽管研究历史是有趣的事情,但是毕竟古籍就那么多,感兴趣的话都可以读一读,但是你要是想在历史学领域,尤其是在不依靠新的考古发掘的情况下,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毕竟古代文献,尤其是靠谱的文献,越往上研究就越少,书就那么多,早就被专业人士甚至是业余人士读完了,你要想纯从从读书中发现新成果,那绝对是个天才。
清代有个读书人叫做崔述,这个人名气不大,因为他本人不擅长写诗文,也不是官员,他是个历史学家,擅长文献考据,这也是那个时代清朝特有的文化氛围,只敢在故纸堆里,纵横驰骋,怀疑杀伐古代一切传承下来的书籍。
这个崔述很厉害,他有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要是说出来你可能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事2000多年愣是没人发现。
他的这个发现很有趣,那就是周朝其实早在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就亡国了,这个结论可是有点惊世骇俗呀,我们都知道最后的周天子是周赧王,这个《大秦赋》里也有演过,就是那个心情激动无比,咒骂秦人不过是自己仙人马奴的那个老头。
这个周赧王是末代天子,也是咱们教科书上写的,怎么崔述有什么新发现,推翻了这个结论了吗,那为什么我们教科书上还写的是周赧王是最后的周天子呢?
这个国家亡不亡,关键看你什么标准,有人说末代赵王是赵王迁,但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六年后才被灭,但大家公认的还是赵王迁是末代赵王。
如果按照通行标准,你会发现崔述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历史过程不细说,简单来说下结果就是,周天子把属于自己的最后一块土地也分封了出去之后,周天子已经彻底没有一寸土地了。
而没有一寸土地的周天子,你要说他是亡国,这也完全是合理的,这里就要表扬一下《大秦赋》的编剧了,因为剧中出现了东周君、西周君和周天子,这个尽管很多人搞的一头雾水,但其实是符合历史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周朝的基本制度分封,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天下初定,周天子分封诸侯,当时土地大人口少,用手大概一指说这个地方就归你了。
于是这个有功之人就带着“锅碗瓢盆”的礼器出发了,有天子昭命和一套礼乐典章,从此你和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可以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这个地方就是属于你们家族了。
但这个分封有个致命的缺陷,大臣有了功劳就要分封,可是地越封越少怎么办,而且有些到了后期,都是抢地盘,抢完之后,让周天子盖个戳认证一下,说这个地归我了。
这是周朝的命门,地越来越少,分封终有到头的时候,终于在周显王二年的时候,被逼无奈之下最后一块地盘也分封了,从此周天子就连一寸土地就没有了。
没有一寸土地的周天子,你要说他已经亡国了也行,不过分封的也是周天子的兄弟,暂住在兄弟家也没什么不行的,周天子没地方住,经常轮流住在东周君或者西周君家里,于是在《大秦赋》里,我们看到了同时存在着东周君、西周君和周天子,这是符合历史的。
因为周天子其实早就没了地盘,属于寄居在别人家里,分封分封本来是好制度,到了最后弄到天子连一寸土地都没有,这说明任何一种制度,时间长了都需要打补丁或者升级改造。
《射雕英雄传》里有个有趣的情节,聪明的黄蓉为了通过渔樵耕读这一关,黄蓉出了一首非常刁钻的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这首诗是讽刺孟子的,尤其是最有一句让阻拦他们的儒生很是难堪,黄蓉的意思是,孟子那么有才能,你应该去效忠周天子,干嘛到处跑,不是到齐国就是到魏国。
黄蓉只是一是机巧而已,这个话题完全可以反驳,而其可以反驳的理直气壮,要是孟子去了周天子那里,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呢。
分封的意思就是这个地就给你们家了,你们世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对里面的土地人们全权负责,周天子不再享有所有权。
然后这里面往下就是逐级分封,太子给你封个国,国君在把土地分封给大夫,这样一级一级封下去,最后一个等级就叫士。
这里面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上司的上司不是我的上司,我奴仆的奴仆不是我的奴仆,每个人之效忠听命与自己的上级,对越级的上司完全没有效忠义务,这就是那个时代著名的家臣篡位的基础。
国君只能命令大夫听话,大夫手底下有自己的兵马,如果大夫不听话,国君是没办法直接命令大夫手底下的人的,这样一路走下来,以下犯上的事情就时有发生。
因为封地是世袭的,你又拿不走,所以听不听上司的话,也是看下属的心情,这种体制到了战国时代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因为这样效率实在太低了,而且世袭封地,当地的封君想的就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对国家利益不是很关心。
这里面改革最成功的就是秦国,正是秦国最成功最彻底的变法改革,才是秦国最终能够战胜其他六国的根本原因。
从春秋时代开始,各个诸侯国之间就开始了不断的攻伐,国与国之间的攻伐,就必然要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所有改革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提高效率。
现在我们干什么事,不管多么困难的事,领导布置完任务之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行不行不行的话我找别人。
但是在先秦时代,这种对话是绝对不会发生了,比如晋国国君说,这楚国最近有点不老实呀,赵大夫你带兵教训一下楚国吧。
这个赵大夫一定,最近刚到了一批美食,此时出兵就吃不到美食了,于是回复晋国国君说,臣能力有限,打不过楚人。
这要是换到现在,国君肯定会说,你不行是吧,让魏大夫上吧,我扯你的职,但是在古代国君无法撤大夫的职,也无法剥夺他的封地,这样一来大家对发布的政令肯定会挑肥拣瘦,效率肯定不高。
不要说效率不高的问题了,国君因为对手下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国君被干掉的事情经常发生,整个春秋战国发生内乱,是所有国家通行的弊病,跟国君是不是昏庸没有关系。
最著名的就是韩赵魏三家干掉了晋国国君,田氏家族代替了姜氏家族成了齐国的新主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你连位置都朝不保夕,怎么谈效率怎么谈竞争。
古人也不傻呀,面对这样的情况,那必须变法,谁先变法成功,谁就能获得优势,谁变法彻底,谁就能获得长久的优势。
如何提高效率,各国君主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改变这种分封的局面,把手下这些世袭的官位,变成跟自己打工的,随时可以撤换。
只有掌握了人事权,君主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权力,国家的政令才能更好的实施下去,于是变法就成了那个时代君主们都要考虑的事情,因为不变不行呀,你不变别人变的好了就要来打你。
变法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分封结构,把分封制度改成郡县制度,郡县长官不世袭,谁上谁下有考核标准,君主觉的你不行就让你下去。
从封建到郡县,最先成功的是魏国,魏国在战国时代,首先开始变法,迅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完全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魏国不但夺取了河西高原,连后来秦国著名的,东方六国不可逾越的关隘函谷关,都被魏国夺走了。
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国力衰到了极点,魏国也是极盛一时,但改革随着魏文侯的死亡就终止了,最终吴起被逼走,魏国的改革就结束了,从此魏国也慢慢走上了平庸与衰败的道路。
这里面最成功的就是秦国,商鞅变法彻底改造而来秦国,便世袭的分封为郡县,这一点秦国做的最彻底,最终即便是商鞅被车裂了,秦国的变法事业也进行的比较彻底,并最终让秦国走向了胜利。
为什么变个法这么难,除了秦国其他的都失败了,变法的根本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你世袭的爵位官位给剥夺,一切都得重新按照功劳重新分配。
你这不是明显要了那些有世袭爵位人的命吗,而且一国之内原来绝大部分都是这种世袭势力,你要革他们的命谈何容易,但是一旦成功了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为什么秦军被称作虎狼之师,因为秦军有明确的规定,斩首一级给你什么样的爵位,一共二十级爵位,所以每次打仗,秦军看到的不是敌人,而是一个个明晃晃的爵位和金钱呀。
很多人都夸秦军的军功制度,但是这只是变法成功之后的表象而已,别的国家都不傻,打仗立功就可以加官进爵,这么简单地道理,不要说战国的人知道,夏商周估计都知道这个道理。
问题的关键在于,秦国有那么多的爵位官位给到士兵,其他国家没有,因为其他国家的爵位都被旧贵族占着,他们不肯放手,不管国君如何许诺前方将士,顶多也就是得点钱财,加官进爵不是不可以,你得等到你上面的老贵族死了,而且还的运气好,自己功劳足够大,才有可能加官进爵。
为什么战国四公子这么出名,因为他们个个势力都非常强大,都有自己的门客,而且他们本身都是王族出身,除了楚国的黄歇之外。
这样的身份,他们自然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他们自然也是全心全意的为国办事,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高,所以他们一直在,一直在影响着自己的国家。
他们本身的确很能干,问题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保证一直做正确的事情,人总有糊涂的时候,但即便是他们犯了错误也不要紧,反正他们的位置一直在,没人可以把他们撤职。
对比一下秦国的魏冉你就看出来差别了,同样是位高权重,同样是对本国影响巨大,魏冉为相却几次上下,一旦某个时候,他做的不好,被撤下来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最后一次被撤职后,抑郁而死,连带着自己举荐的白起最终也因为没了靠山,而被秦昭王给赐死了。
秦昭王赐死白起当然是错的,撤掉魏冉或对或错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可以撤,但是战国四公子呢,他们的身份和权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做的不好的事情,依然是稳稳在位,这样的体制,你最终遇到一个混蛋人物,那铁定完蛋。
秦国的郡县制度,和其他国家的分封制度,很明显郡县制有巨大的优势,郡县长官不世袭,当然要卖命工作,不合心意就换了你,这种体制肯定有弊端,但是比分封制却是好太多,分封制下,这个地方的管理者好与不好全部靠命,而且从逻辑上讲,一个家族世代统治这里,要保证每一个统治者都很贤,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代之后必出逆子,这是个概率问题,时间久了总会出问题,谁也不能改变。
秦国没有战国四公子,秦国也不需要,秦国需要的就是无数个不知名的郡守,不知名的官吏,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秦朝这件机器告诉运转,统一大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郡县制代表着未来,分封制代表着过去,用未来治理攻击腐朽之势,秦国的胜利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秦朝,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通过七代国君及其臣子们接近一个半个世纪宵衣旰食的勤奋努力、数万将士血战沙场、成千上百
众所周知,屈原不单单是一个杰出的绝代风华的诗人,也是凝聚了不少爱国理想的政治家。对于他的事迹,那是家喻户晓,我国为了纪念他,专门设
芈月的名字据兵马俑上的残字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宣太后芈月的一生汹涌澎湃、忘情肆意,在至高空拿
综艺《乘风破浪》即将迎来第五次公演,郭采洁携手谭维维、张蔷、薛凯琪、齐溪、赵梦五位姐姐带来《龙吟》,这也是郭采洁首次在《乘
在春秋时期,大家都知道,晋惠公是晋国的君王,他之所以能够当上君王,就是因为秦国帮助他继承了王位。可是在晋惠公继位之后,背信弃义,忘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古装剧里面都有一些君或者侯的,而且这种称呼在战国时期非常多,比如说之前《大秦赋》里面,很多人对这个“君”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这四个人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君子。信陵君的才能、眼
在春秋战国时期,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魏国的实力可是非常强悍的,但是秦国到后面慢慢崛起了。然而在一次战役中,秦国的五
说到吴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可是很强的。对于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是不能比拟的,要不是因为越国在后面偷袭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礼乐崩坏,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所提出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礼乐崩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再战国时期,最后是秦国统一六国,完成了大一统。但是如果当时的晋国,没有闹分裂的话,能不能打得过秦国呢?毕竟当时的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秦国的宰相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秦国也还是非常的有厉害的,要不也不会同意全国,那么一个国家厉害肯定是离不开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战国时期,不仅仅有战国七雄,而且还有战国四大名将。不得不说,这四大名将都是名副其实的,每个人都是打仗的一把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是一个人才非常多的地方,所以很多非常厉害的将领其实并没有被大众所知道,比如说这个秦国将领李信
说到历史上谋反的例子,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动乱发生。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一个动乱的时期,为什么很少会出现那种手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最后是秦国统一了六国。但是秦国也是一个后起之秀,毕竟初期的时候秦国并不能算是强国,到了后面才慢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吧。毕竟在秦国有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但是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李斯和吕不韦两个人都是
最近很多人对秦国的丞相非常的感兴趣,然后一研究发现,这个秦国的丞相前后竟然有24位,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24位丞相又分别是谁呢?下面我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春秋战国时期,那可是非常的精彩,在那个时期,发生了非常重要的时刻,而且在那个时期出现了很多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相信很多小伙伴大家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其实一开始秦国并不是很厉害,而最厉害的是魏国。在战国早期的时候,魏国可以说是称霸称雄的,但是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牛掰的一个朝代,其历时791年,共经历32代人37个周天子,与后世那些熬不过300年的朝代相比,周朝绝对是充满传奇色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秦国最后被灭亡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胡亥和赵高还在。而且再加上当时的实情,确实是很难救回了。不过
说到秦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统一六国的强国,但是说到秦国,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强大,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但是能够最后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知道,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这个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最为惨烈的一战了,而且这一战也是秦国统一中国的序幕之战。但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一统六国之前,六国曾经是一起合伙攻打秦国的,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五个,因为齐国退出了攻打秦国之列。
相信大家应该读知道关于这个“秦晋之好”,就是指的秦国和晋国之间的的互通结婚之事。很多人其实对于这个都比较了解,但是至于这个故
说到秦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春秋时期比较强悍的一个国家,最后大一统王朝。那么这个秦国的发源地是哪?很多人肯定都是非常的好奇吧?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其他几个国家可是都称秦国为“虎狼之国”。这是为什么呢?秦国为什么会被称之
秦国统一六国,最终建立了秦朝,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国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秦朝没有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会怎么样呢?事实上即便是没有秦国,
说到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可是非常的强悍,一并吞并了很多国家,但是在选择宋国和鲁国的时候,齐国选择了战斗力相对较强的宋国,而没有选择
秦国因推行商鞅变法而变得强盛,不过刚推行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对商鞅并没有太多感激之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只要推行改革所带
说到古代打仗这个事情,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残忍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为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打仗这个事情需要知道
说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和秦国,大家都知道,当时楚国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地广人多,兵强马壮的。不过最后秦国还是统一了六国,可是相比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真的是各方面都非常厉害,不管是在文化哲学,还是在打仗等等,尤
战国红颜之芈月传奇什么时候播出 电视剧《战国红颜之芈月传奇》于2015年12月25日播出。 战国红颜之芈月传
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等一些史料中有记载到,在西周建立后,姬发前后分封了总共71个国家,其中有40个国家是与周王同姓姬姓的,兄弟国
在春秋五霸当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等一些人都是“公”,而只有出国才是“王”,另外还有一个版本中还提到了“吴王和越王”。到了战国时期
自古以来,燕赵之地就多为慷慨之士,而且美女也非常的多。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位在历史上留名的美女都是来自这个地区。特别是在战
多年后,如今三星堆又重新开启了发掘,又有着很多重大发现。就目前对三星堆的发掘来看,其特点主要有这几个,第一就是器皿以青铜器为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