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散,也叫做寒食散,是中药当中的一种,但是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却不是通过中药,而是通过魏晋时期的一些事情。魏晋时期很多名士喜欢服用这种五石散,吃完之后会让人感觉非常的“虚幻”,效果几乎可以相当于现代的毒品,当然这是过量之后的效果,毕竟作为一种药物,适量对症下药肯定是有利的。但是为什么孙思邈在自己临死之前,告诫弟子一定要毁掉五石散?即便它存在有利的一面也不允许存在吗?
草寒食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五。主治心腹胁下支满,邪气冲上,又心胸喘悸不得息,腹中漉漉雷鸣,吞酸噫生食臭,食不消化,时泄时闭,心腹烦闷,不欲闻人声,好独卧,常欲得热,恍惚喜忘,心中怵惕如恐,怖状,短气呕逆,腹中防响,五脏不调。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二方寸匕,旦未食时,以淳美酒服,不耐者减之。建日服之,至破日,止,周而复始。
主治
心腹胁下支满,邪气冲上,又心胸喘悸不得息,腹中漉漉雷鸣,吞酸噫生食臭,食不消化,时泄时闭,心腹烦闷,不欲闻人声,好独卧,常欲得热,恍惚喜忘,心中怵惕如恐,怖状,短气呕逆,腹中防响,五脏不调。
孙思邈,在我国民间被誉为“药王菩萨”,一生享年141岁。在当下的医学院,不论是中医学专业还是药学专业,孙思邈的学说,都是绕不开的课题。
由于孙思邈医术高超,加之在世一百多年,算是长寿者的活见证,因此,在古代,孙思邈都被视为医学权威,因此,他的话被视为传统医药界的“圣旨”。
孙思邈临终前对后世做的最后一个贡献,就是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事实上,孙思邈在世的时候,也曾积极为此事奔走。最终,在孙思邈及门徒的努力下,唐朝社会接受了孙思邈师徒的建议,废弃了“五石散”。
那么,“五石散”到底是何方神圣?
说起鸦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清朝中期,西方列强在和大清国贸易中占不到便宜,于是依靠走私鸦片来获利。清朝道光皇帝也意识到鸦片的恐怖,于是委派林则徐禁烟,最终引发鸦片战争。时至今日,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典里面,涉及到毒品方面的犯罪,都是施以重典,归根结底,在于毒品危害太大。
事实上,早在魏晋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因为毒品而吃了大亏。
“五石散”就是魏晋时代的“毒品”。
如同鸦片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一样。“五石散”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发明。张仲景发明“五石散”的初衷是为了医治伤寒,治病救人。但是,“五石散”的药方,却在传播过程中,被用在了其他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服用“五石散”之后,人会感到浑身燥热,而且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甚至出现幻视幻听,并且还有成瘾性——现代化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矿物中毒的一种体现。但古人并没有这个意识,而是认为这是一种神药。
“五石散”给人的特殊感官刺激,很快在魏晋上层社会流传开来。宛如鸦片战争前夕,整个大清国上下在鸦片烟雾的笼罩下,醉生梦死做着天朝迷梦一样,魏晋上层社会也在“五石散”的迷惑下,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但是,魏晋贵族的奢靡生活,是建立在对各族人民掠夺的基础上的。终于在西晋晋惠帝在位末年,各族贫苦百姓发动起义,最终,导致五胡之乱发生,中原陷入五胡之手。
并且,“五石散”长期服用,对人的健康有害,甚至会导致服用者出现生命危险。
隋唐时代的“五石散”
隋唐时代,“五石散”依旧流行于隋唐上层社会。孙思邈出于医者仁心,深知“五石散”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族群,其危害性都十分严重。因此,孙思邈和他徒弟开始奔走于抵制“五石散”的运动,最终,在孙思邈等人的努力下,“五石散”淡出了中国历史。
但是,类似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上,依旧不断重复……
《长歌行》奕承公主的秘密就是她其实是隋朝的公主,但是在隋朝破灭以后,她在草原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而
长歌此前的经历一直不平顺,这次她终于遇到了几位贵人,他们就是司徒郎郎和孙思邈。剧中,孙思邈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李淳风是他的徒孙
一代药王孙思邈这部电视剧题材是古代其它,于2017年9月开始拍摄,想知道一代药王孙思邈电视剧的剧情介绍吗?还有一共
一代药王孙思邈什么时候播出大家知道吗?一代药王孙思邈的播出时间、更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几点更新?每周更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在古代是一种药剂,专制心胸喘悸、心腹烦闷、食不消化、短气呕逆、五脏不调,看上去还是一种挺厉害的药剂。实际上,五
说到神医孙思邈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人的,是真的挺厉害的,被誉为是中国的几大神医之一,话说孙思邈自己也活了141岁,当然了这个141岁
在北魏政权建立之后,拓跋珪边开对外扩张起来,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中国北方地区。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拓跋珪首先是杀了觊觎王位的皇叔
说到《军师联盟虎啸龙吟》还是有很多的网友都看了的,感觉这部剧还真的是不错,虽然有的时候感觉类似懒大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吧,但是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