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被匈奴俘虏,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他自然是非常生气的,而司马迁只是因为为李陵进行了一些辩解,就落得宫刑的下场,可见汉武帝对于李陵行为的不满究竟是有多严重。只是,司马迁我们知道,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非常正直、不偏不倚的史学家,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写出《史记》这样的著作。然而那个司马迁为之辩解的李陵,即便是当时没有办法只能投降,后来当他有机会回到汉朝的时候,为什么他也选择了不回来?难道说李陵此人是一个根本值得司马迁崇尚的人吗?
当年,李陵为救好友苏武,带着五千步兵深入大漠,最后被匈奴八万主力骑兵围攻,李陵杀敌数万,力战而降。汉武帝大怒,将李陵的寡母兄弟妻子儿女全部杀光!李陵身败名裂,家国难归,匈奴单于遂封他为右校王,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而李陵的好友苏武,却扔持节不屈在北海冰原上苦苦支撑着誓死不降,等待着回归汉朝与儿女团圆的日子。
李陵挣扎了许久,终于还是应单于所请,跑去劝降苏武,苏武仍是表示不降,李陵于是让自己的匈奴妻子多次赶着牛羊带着酒食送给苏武,助其渡过难关。
后来汉匈关系缓和,双方恢复了和平,苏武终于得以回到长安,但已降的李陵却无颜再回汉朝,只能一个人待在匈奴,孤独的老死异乡了。
但苏武并没忘记远在匈奴受苦的李陵,他写了一封信,劝李陵游子返乡,但李陵已哀莫大于心死,只言“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然陵虽孤恩,汉亦负德。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仍是不肯回去。(引用之李陵《答苏武书》,有学者亦以为伪作,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里不再多加讨论。不过还是那句话,文有可能作伪,其情却真,正如南北朝文学理论家钟嵘所言:“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苏武至此也算明白了李陵的心意,于是只得作罢。但李陵的另外两个老友——汉朝大将军霍光与左将军上官桀却仍不甘心,他们又派了李陵的陇西故交任立政等三人前来劝说,还学那鸿门宴上范增以“玉诀”暗示项羽速下决断杀刘邦那样,数次以“刀环”暗示李陵可还归于汉。
然而李陵却跟项羽那般,明知其意,却无动于衷,毫无反应。
直到匈奴官员走开,几人单独相处,任立郑终于抛开忌惮,代表霍光上官二人向李陵表示:老友都在想念你,陛下和大将军也很欣赏你,祖国深情呼唤你,长安热烈欢迎你!归来吧,归来吧,含冤受屈委身胡虏的可怜游子!
任立郑是代表重臣霍光而来,更是代表汉朝政府而来,这说明李陵回国后即可平反汉奸之名,且汉已大赦,中国安乐,老友来召,无忧富贵,多好的事儿啊,可李陵却仍不识相,最后就连老牌汉奸卫律在外面听到都受不了了,他忙走进来,借着古人的例子劝李陵道:“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君不见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入秦乎?”
在卫律看来,自己和李陵都不是叛徒汉奸,只不过良禽择木而栖罢了,如果他们是汉奸,那么高士范蠡楚人仕越,名臣由余戎狄之人仕秦,岂非也都是汉奸了?
然而李陵深深明白,自己的汉奸之名已经坐实了,政府可能会给他平反,但民间那些道学文人们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他,人言可畏啊!李陵又岂能回去再受二茬罪,做个反复小人。何况他的老母妻儿已全给汉朝杀了,此不共戴天之仇,李陵又岂能轻易释怀?
于是李陵把头一拧,冷冷道:“诸公已矣!陵归易耳,然丈夫不能再辱!”
在我看来,李陵这句话,才是他一生中说的最具英雄气的一句话。这句话不再是他常讲的大话或牢骚,而是他顶天立地振聋发聩的人生宣言:大丈夫哪怕身败名裂、孤绝于世,也绝不能自轻自践、乞求怜悯!他个人虽然很渺小,但他的尊严,绝不容许被这个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践踏。
因为两个字,气节。
所谓气节,气者,敢作敢为也;节者,有所不为也。
故苏武遵守的是他的汉臣之节,李陵奉行的是他的丈夫之气。节操与意气,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两项优秀品质。
不过相信在卫律等人的心目中,李陵定是个十足的傻帽。当年投降是无奈,但现在有机会回那富庶的汉朝重享安乐,却不回去,还要待在这北方苦寒之地受冻,最终搞个客死异乡,永世不得落叶归根,死为异域之鬼,这样的“丈夫”有意思吗?
对于卫律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来说,他们是永远不会明白李陵的。李陵不是不愿回去,只是情虽思之,气所难甘,事到如今,他已经回不去了,永远也回不去了……
正如辛弃疾诗言:“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一个绝字,道尽李陵所有心声。
总之,人间久别不成悲。往事如烟,莫再提了!越提越心痛。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都随风,一切随风散去吧!
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1、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解,讽刺劳师远征、兵败而归的李广利,被打入大牢,并惩处宫刑;2、司马迁,字子长,司马
在宋辽金的时候,早就不见匈奴的身影。长城从秦汉时代就是为了抵御匈奴而建立的,与我汉族争斗近千年,怎么就突然不见了?其实在宋朝更早
汉武帝刘彻,16岁即位,71岁过世,在位55年,击败匈奴人,平定县藩王统治之乱,统一货币,罢黜百家,八股取士。他在位期间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
因为清新的演技和姣好的容貌,孙艺珍在后续的几年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资源,并且留给观众们极其深刻的印象。被观众们熟知,然后迅速走
说到汉武帝,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在历史上,汉武帝的名号可是非常响亮的。他的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但是要知道这个汉武帝刘彻是每天都会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来修建长城。但是大家应该都知道,把匈奴直接消灭要比修建长城简单得多。毕竟修建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
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战全面爆发之前,异常堪称是开幕之战的大剧在边境小城马邑正式上演:汉朝先是使出了无中生有的计策,准备是瞒天过
说起卫子夫,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汉武帝之所以一开始就喜欢卫子夫,那是因为卫子夫长的好看有气质,而且还能歌善舞的,非常有才气,可以
说到这个窦婴,大家应该都知道,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所以窦婴在朝中的权利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关系很硬。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还是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之间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是汉武帝杀死了刘据,但是关于刘据的死其实是他
汉武帝时期,因太子派和反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而卫氏家族也被诛灭,曾是汉武帝最信任
霍去病年仅17岁就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并且立下战功,19岁升骠骑将军,在河西一战中重创匈奴,漠北之战更是封狼居胥。17岁在现代只是一个高
撒贝宁司马迁是《典籍里的中国》。综艺节目对焦出色中国文化著作,经过时空对话的创新性方式,以“戏剧+影视化”的呈现方式,叙述著作
说到蒙古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蒙古人可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在作战方面都是很厉害的,而且关于蒙古人的前辈,很多人都认为蒙古人是古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
窦太后想让汉景帝传位梁王刘武只是一厢情愿,实力单薄,不合情不合理,决策者汉景帝在逗她和梁王玩,除了汉武帝幸运外,汉景帝和五个女人成
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例如币制改革、开辟丝绸之路、开疆扩土等。那其实汉武帝还有很多
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文学可是非常的受推崇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学风潮非常的流行。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汉武帝竟然实行了“罢黜
公孙弘是西汉时期名臣,了解他的朋友可能不多,公孙弘算是大器晚成,一生最大成就是推行儒学。公孙弘是汉朝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这在当时
说到汉朝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被称之为“无解阳谋”。对于这个计谋,到底是难在哪里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好奇。那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苏武和匈奴女生孩子的事情,话说这个苏武和匈奴女是真的有生孩子的,那么真的有这个后代吗?还有这个苏武的后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打败匈奴这个事情,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一举奠定了汉强匈弱的格局。可是让人很不解的是,为什么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打的“漠北之战”,直捣匈奴王帐,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
说到匈奴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毕竟匈奴对于各个时期来讲,都有不小的威胁,但是很多帝王也都去攻打
说到古代的匈奴,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的强,而且当时游牧民族建立的可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
相信大家应高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武帝的时候,儒家可是春秋百家所追捧的文学。但是后面汉武帝竟然要独尊儒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
说到卫子夫,大家应该都知道,她本来就是一介女流,出身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再卫子夫入宫之后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汉武帝也是很快就把
在西汉时期,丞相多半是功勋外戚,出身都非常的高贵,而且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甚至在汉武帝统治初年的时候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匈奴人,一直都是那种非常凶猛的,而且和汉族一直都是水火不容的那种,但是最后还是把匈奴给消灭了,所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他生活的时间距离秦朝灭亡已经过了上百年了。那么司马迁在《史记》上描述的秦朝是不是自
汉武帝时期,他让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不过最开始,汉武帝命张骞开辟西域,并不是冲着发展经贸去的,而是希望能和西域众国联
对于西晋而言,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他们灭亡的场景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排名前列的。但是西晋作为一个国家,在面对匈
说到汉武帝,那可是一代霸主啊,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那么他有多少个儿子呢?最后的皇位也是传给了幼子刘弗陵。那么汉武帝的儿
说到西汉时期,李陵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武将,但是后来却变成了匈奴的武将。他还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所以在射箭方面有非常高的天赋,但
今天我们来聊聊西汉的故事。据说在西汉后期,汉武帝指派了一名叫做苏武的人出使到匈奴去谈事情,结果没想到却卷进了匈奴造反的事情当
金日磾是匈奴人,但他却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甚至最后还将他任命为托孤大臣,这足以证明汉武帝有多信任金日磾。想必大家也会很好奇,金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可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而且很多历史上的事情都是根据《史记》来确定的,但是在史记上面
最近很多人都在争议这个六安的六到底读liù还是lù,其实这个问题吧早就已经解决了,不管是汉武帝时期,还是说现在的民政部回应都给出
对汉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窦太后的孙子,按照咱们中国人的隔代亲的习惯,这祖孙俩应该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但是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早年时间,卫青只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马夫,之后其姐姐被汉武帝宠幸之后,卫青就开始飞黄腾达了,慢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武帝当时在位的时候,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可是非常怕窦太后的。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你一个皇帝这么怕一个老
说起淮南王刘安,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个刘安处处跟汉武帝作对。其实严格来说也谈不上是作对,算是政见不同。
说到匈奴这个民族,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是一个游牧民族,基本上居无定所,所以常年征战和汉人打交道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匈奴人抓到汉
我国的历史已经存在了有数千年,存在着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封建王朝的周期一般都不会超过300年,游牧民族的生命周期不超过150年。在中
说到汉武帝和钩戈夫人,汉武帝在61岁的时候邂逅的钩戈夫人,后来也是有了一个孩子。汉武帝对钩戈夫人可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在后来汉武
爱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爱,总会有一个理由的,同时恨一个人也是如此。汉武帝一开始喜欢卫子夫是有理由的,之后又恨卫子夫也是由着原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匈奴非常的感兴趣,大家也知道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个匈奴人是真的一直存在的,而且威胁非常大,一直都在骚扰,好在最后也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后好黄老学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
说起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没成为宠妃之前,其地位是非常低微的,平民出身。李夫人的父母兄弟都是对音乐很精通的戏子,以乐舞为职业的艺
说到汉武帝,那可真的是一个整年都在大家的朝代,汉武帝为了出征这个匈奴,真的是萨菲苦心啊,而且也是因为这个战役,消耗了汉朝当时非常多
说到钩戈夫人,她可是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最宠爱的人。不得不说,这个钩弋夫人死的也是很可怜啊,毕竟她正式风华正茂的时候,却被汉武帝给赐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汉朝是一个非常强硬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汉武帝攻打匈奴也是有一段时间
在公元前139年的某个午后,仅仅18岁的天子应邀去了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中做客。在那里,汉武帝无意中发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发个女。歌女
说到卫子夫和汉武帝,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一般,虽然卫子夫出生并不怎么样,但是容颜非常好看,并且还有一定的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