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在古代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甚至在一些高位者的眼中,纳妾或者将小妾送人,都是非常风雅的事情,妾在古代的地位也是很低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果有人有条件却不纳妾,反而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但历史上却还是有这样的人,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司马光砸缸的事迹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不过今天要说的,却是司马光一生不愿纳妾,不仅自己不主动纳妾,甚至在妻子将小妾送到自己面前的时候也坚决不要,这又是为何呢?
在小朋友眼中,司马光是因为“砸缸”才出名的。在改革者眼中,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反对者。在文史学者眼中,司马光是编撰《资治通鉴》的大史学家。然而,在司马光妻子眼中,他却是一个温柔而又“顽固”的丈夫。
本文不谈论司马光的政治成就,聊一聊他“纳妾”的尴尬事。
司马光,字君实,山西人,宋真宗天禧三年,司马光出生于河南光山,因为他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山县令,因此为他取名司马光。
在父亲的培养下,司马光从小思维敏捷,博学多识。司马光十岁左右,随父亲拜访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张存,张存见司马光谈吐不凡,举止端庄,便将自己的女儿张氏许配给司马光,并且对司马光关怀备至。
司马光19岁那年,一举考中进士,同年,司马光迎娶张氏为妻子,完成婚约。从此,司马光和张氏二人举案齐眉,感情甚笃。
夫妻俩感情虽好,但遗憾的是,张氏一直未能怀孕,这一度让张氏非常为难,甚至求司马光休了自己。一方面因为司马光和张氏感情很好,另一方面因为张氏的父亲张存对司马光有恩,司马光当然不会答应休妻。既然司马光不休妻,那妻子便想为司马光纳妾。
(一)北宋时期,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士大夫阶层无不重视“传宗接代”,有的士大夫甚至妻妾成群。例如,晏殊、苏轼、欧阳修等人家中都有多个小妾,有些小妾是纳来的,有些是直接买来的,有些甚至可以直接送人。
(二)程朱理学当时虽然刚刚萌芽,但北宋时期对女性的要求已经非常严苛。在当时,作为上流社会的家庭主妇,若不给家中的相公纳两房小妾,很容易被别人说成“善妒”,从而被圈内的主妇指指点点。
出于上述两个原因,张氏决定要给司马光纳妾,没想到,司马光坚决不允许。有一次,司马光和妻子旅居洛阳,因洛阳灯会名满天下,张氏便邀请司马光一起上街观灯。其实,观灯是假,张氏是希望司马光能够看上哪位女子。司马光早已洞悉妻子的心思,他对妻子说:“家中也有灯,何必出去看什么灯会?”
张氏笑道:“不只看灯,还要看看游人呢!”司马光严肃地说:“你想看人?难道为夫我是鬼吗?”张氏见司马光不乐意,只好作罢。
张氏嫁给司马光三十年一直未曾生育,加上司马光名满天下,外界多有批评张氏的声音。有一日,张氏终于鼓足勇气,不待司马光同意,便偷偷买了一位姿色娇艳的女子,悄悄安置在司马光的书房。司马光却视而不见,一直在专心看书。这位女子等得着急,在一番搔首弄姿之后,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娇滴滴地问司马光:“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啊?”
司马光吓了一跳,赶紧和她保持距离,板起脸说:“中丞是官职,不是书,请你离开。”女子自知无趣,只好离开。
接下来,司马光迎来了他的“纳妾史”上最尴尬的事情,因为他的岳母也参与了进来。
原来,司马光一直不纳妾,张氏在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岳母心疼女儿,便和女儿“合谋”。岳母先邀请司马光夫妻二人到家中赏花,然后找借口把张氏支走,派一个美貌丫鬟,穿着十分艳丽的衣裳来伺候司马光。
司马光见身后站着一个艳丽丫鬟,心里很不自在。但毕竟是在岳母家中,他又不好发作。但妻子迟迟不来,司马光只好一个人往前走,试图远离那位丫鬟,可没想到丫鬟却紧紧跟着自己。司马光隐忍很久,突然爆发,说了两个字:“走开!”
见丫鬟惊恐,司马光唯恐失礼,又补充说:“夫人不在,你跟着我作甚!”
这件事很快被其他人知道,司马光的同僚听闻此事,纷纷竖起大拇指,把司马光夫妻比作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终司马光一生,他只娶了张氏一人。张氏一生未能生下子女,司马光最终过继侄子司马康为子。
恩爱半生,白头偕老,司马光和张氏这样的夫妻在北宋时期非常少有。司马光晚年,妻子张氏去世,因为家中清贫,他把自己的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为妻子办理了风风光光的丧仪。司马光为官40年,位高权重,最终却靠典当来安葬妻子。他的人品和故事,怎能不让人深思。
在后人看来,司马光不仅仅是一位士大夫,他更是一位政治家,甚至是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尤其在反对王安石变法方面,司马光更是不遗余力,因此,很多人质疑司马光的人品。
笔者认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这是受时代的局限,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司马光的为人。王安石虽然和司马光政见不同,但二人私下里还是相互敬服的。苏轼曾评价司马光:
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
从司马光不纳妾、典地葬妻的故事来看,司马光不失为一位“君子”。
说到古代的皇亲贵族,大家肯定都知道,基本上男子都是娶好几个老婆,有一个正房不够,还要几个妾室。这种在古代都是非常常见的,只要是有点
古代的驸马爷是可以纳妾的,但是需要公主的同意。我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也需要遵从三从四德,女人也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的。这种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古代的驸马能不能纳妾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很多人也想知道答案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简单
说到司马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司马光砸缸嘛,非常的聪明,从小学一直学到大的一位历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司马光除了砸缸外还有哪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明兰救张氏是六十五集。在这一集中,王氏的娘家外放任期满,返京任职,王氏春风得意,邀约全家人参加王家宴会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曾国藩的事情,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曾国藩啊都50岁了,竟然还在纳妾,而且还是那种不停劝说的
说到这个王安石变法也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其实王安石也还是想着让宋朝好,但是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王安石变法还是失败了,那么很多
说到司马光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他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是在真正的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司马光砸缸的事情,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这个交流多了,现在通讯很发达,所以以前听的故事不在是一个版本了,现在版本
说道司马光这个名字,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起儿时老师所讲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想当年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家家里的
鸠摩罗什是东晋佛教的得道高僧,他从小就阅读过很多的书籍,而且聪明过人。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
说起鸠摩罗什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们都不是很清楚,但是只要一提到咱们历史上那个娶妻纳妾的和尚估计就有很多小伙伴听说多了。鸠摩罗什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而且还一直都对司马光的行为表示敬佩,在这个故事当中,司马光显示出了超凡的智慧,当所有的小孩子都束
在我国古代,男女婚姻之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丈夫是可以纳妾的,而做妻子的为了能够过表现出自己打的贤惠,是不可以反对丈夫纳妾的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小伙伴们小时候都曾有学过了。通常来说,老师多半都是会跟我们讲,司马光怎么怎么聪明,反应怎么怎么快,知道能用智
驸马和公主,似乎是封建社会的一个例外,历来都是男性的社会地位更高,一对夫妻当中,基本上都是男性作为“顶梁柱”一般的存在,但是在公主
一般来说,吃梨子的时候都是不会分开吃的,因为这样就谐音“分离”,寓意不好,所以很多人并不愿意与别人分着吃一个梨子。然而在历史上,却
说起司马光,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从小时候的司马光身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勇敢而且机智的少年。谁能想到这样
说到王安石,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期间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他的诗歌,认为他也是一位诗人,但其实不止于此,王安石还是北宋时期一位政治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但是这个小时候聪明智慧的小孩,与很多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神童”不一样,司马光长大之后的事
严嵩和海瑞,可以说是明朝时期“奸相”和“清官”的两个代表人物了,如果用正反派来形容的话,很多人心中严嵩当然是反派,而海瑞自然是正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是一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物,不过最熟悉的也莫过于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了。司马光小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机智,毕竟在当
提起“兔死狗烹”可能很多人都会因此想到韩信,韩信被誉为是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最后却遭到陷害,不得善终。虽然史书提及韩信有谋反的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在国内也是家喻户晓。司马光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
司马迁作《史记》,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司马懿没有什么很出名的著作,但是他的名字就已经足够出名了,历史上司马懿总是一个奸臣的形象
王安石和司马光原本是好友,两人关系颇为密切。但王安石为了改革,打算推行新法,此举遭到了司马光的反对。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
《清平乐》今晚就要正式大结局了,这部剧虽然前期总被吐槽剧情发展太慢,但自从徽柔公主上线以后,基本上每一分钟都是看点十足。徽柔跟
明兰终于嫁给顾廷烨了,两人完成大婚,观众们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不过,嫁给顾廷烨对于明兰来说不一定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明兰心肠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