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是北宋,宋仁宗年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在之前一部比较火的影视剧中,就有蔡襄这个角色,他为官正直,政绩出众,深受百姓爱戴。不过当我们谈论起蔡襄时,他的书法作品一般是被提及最多的。宋朝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其中蔡襄以楷书见长,他的作品浑厚端庄,淳淡婉美,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蔡襄的风格陌生。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蔡邕,看看他的为人以及成就。
蔡襄,字君谟,于公元1021年也就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出生于今天的福建所辖的仙游枫亭。
蔡襄的父母虽是农民,乃枫亭望族,父亲蔡琇、母亲卢节均知书识理。且外公是惠安县名士卢仁,学识渊博。蔡襄在童年时深得父母的悉心抚养,又蒙外公卢仁的严格教育,从而成为"学霸"而学有所成。
15岁时,蔡襄便顺利通过乡试;18岁时得以游学京师,入国子监深造。
在京师开封学习一年后,蔡襄即参加会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入围殿试。次年高中以第十名登进士第。转年,也就是1032年,21岁的蔡襄得授漳州军事推官,由此步入仕途生涯。
蔡襄第一份工作干了四年,朝廷便召令其回京师任馆阁校勘,负责皇室秘藏的图书管理与编撰工作。
后来在欧阳修等谏官的举荐下,转任"知谏院",也当了一名谏官,以"敢说敢做不怕事"著称,誉为"北宋第一诤臣"。
庆历四年(1044年),33岁的蔡襄得到历练的机会,下派到地方"知福州"。
蔡襄在福州任上,最突出的政绩就是"去民间蛊害"。蔡襄在深入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百姓生病而不就医,反求拜于巫觋。得知为蛊毒所害后,当即手书《圣惠方后序》刊刻为碑文广而告之,劝生病的老百姓及时就医治疗。与此同时,采取强硬措施取缔巫觋(编者注: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
史载其令"禁绝甚严,凡破数百家,自后稍息。"
由此,在蔡襄双管齐下的震慑下,福州的蛊害一一被去除,得以还当地民众风清气正的科学治病环境。
此外,蔡襄还撰写《福州五戒文》,大力戒除当地的陈规陋俗。
两年后,蔡襄改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建造了有名的万安桥,即今天的洛阳桥;后"知建州",最有名的政绩便是"倡植七百里驿道松"。即倡议官员,发动百姓,从福州大义至泉州、漳州七百余里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以荫庇大道。
此举甚得民众称赞,后来还流传一首民谣予之褒扬:"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在建州任上,蔡襄还致于农业发展,著有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专著《荔枝谱》,尤其在促进茶产业发展上颇有建树,成为一代茶学专家。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1048年,蔡襄因父亲去世而离职,"丁忧"在家,守孝三年。
皇佑三年,即公元1051年,年近不惑的蔡襄(在地方打拼七年)二次受召还朝参预政事,主修《起居注》。
次年,蔡襄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
嘉祐元年即1056年,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的京官职务下挂地方,二次"知福州"、"知泉州"。
在福州任上,着力于"复古五塘以溉民田,又奏减闽人丁口税之半"。
在泉州任上,着力于整顿吏治,将贪赃枉法的晋江县令章拱之革职;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强化军事演习,防备海寇;注重水利建设,制作《龟湖塘规》,加强水源管理,调处用水纠纷。
在离任的路上,还在郡南小乌石山访得一泉,解决了附近百姓饮水和灌溉问题。为此,时任晋江县令的王克俊专门在摩崖刻下"蔡公泉"留记感念。
1061年,蔡襄第三次回到京师,授翰林学士,权理"三司使",主管朝廷财政。次年,宋英宗继位后,正式任蔡襄为三司使,但蔡襄主张的财政改革措施与英宗的想法不一致,所编的《国论要目》也被束之高阁。
蔡襄见此,只好自请外任,于治平二年(1065年)"知杭州",授端明殿学士。次年,因母亲过世,辞职"丁忧",护丧南归。
转年,也就是公元1067年,56岁的蔡襄在家中逝世。后追授为史部侍郎,累赠少师,谥号"忠惠"。欧阳修为之撰《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缅怀。
蔡襄除了为官正直官声不错政绩斐然外,他的书法成就,其实响誉天下,更为突出。
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mǐ fú)并称"宋四家",他们四位书法家的书法可谓各有千秋,自成一体。
苏体"丰腴跌宕",黄体"纵横拗崛",米体"俊迈豪放",他们三位以行草、行楷见长。
而蔡襄的书法"蔡体"则以正楷见长,亦擅行书、草书,风格"深厚端庄、淳淡婉美"。传之于世有名的代表作品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帖》、《蒙惠帖》、《陶生帖》、《郊燔帖》以及《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珍品碑刻。
蔡襄的书法,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欢,视为珍贵的藏品。
《宋史.蔡襄传》中就曾记述:"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
撰写《琴史》的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亦称:"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将蔡襄的草书作了极高的评价:"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
此外,蔡襄的诗文清妙,有《蔡忠惠公全集》问世,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有四百多首流传至今,有名的作品如《落花》、《北苑十咏》、《上元应制》、《梦游洛中十首》、《送张处士二首》、《过天津桥》等。
其中《落花》一诗颇有意蕴,让人回味:
何事苍苔数点红,晓来花片落春风。
不惜春色兼花尽,今古此情无处穷。
蔡襄在茶学上的研究亦不凡,前面已提及,他乃颇有建树的茶学家。
突出表现在他"知建州"任上,着力抓茶产业的举措。当时建州的茶叶就小有名气,称为"北苑御茶"或"北苑贡茶",早在唐代就有"建茶"、"建茗"的记载,后被南唐李后主钦定为"龙茶"。北宋时,丁谓任福建路转运使,监制"龙茶",注重御茶采摘的"早、快、新"。那时的北苑茶,便已知名,号为珍品。
蔡襄接任后,将北苑茶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时称北苑茶"起于丁谓,成于蔡君谟";蔡襄则创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
蔡襄在监制御茶的同时,着力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与基色,求质求形。从外形上,将"大龙团"改为"小龙团",精品有"离云龙"、"瑞云翔龙"等。在品质上,采用鲜嫩茶为原料,改进制作工艺。
后来,蔡襄还在自己的茶学专著《茶录》中对"龙团茶"的制作作了阐述。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亦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载:"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
另考,北苑茶在蔡襄"知建州"任上的重视与发展下,名声大振,还助推了经济发展,其所创财政收入在北宋时期就曾名列首位。
蔡襄晚年在老家时,亦潜心于茶学研究,完成茶学专著《茶录》的编撰工作。《茶录》分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器,是继"茶圣"陆羽的《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可见,蔡襄不仅是北苑茶的集大成者,还为"福建茶"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皆作出了不可抹灭的历史性贡献,称他为杰出的茶学家亦实至名归。
(蔡襄,思咏帖)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北宋的都城在河南开封,南宋在浙江杭州,北宋拥有的一些北方土地,到了南宋也都变为了金国的领土,而且南宋朝廷比北宋更注重军事实力的发
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先是农产品的商业化,此外是各类原材料加工的手工业,如坑冶业等都极大的扩大了运营规模。生活用品的小作坊手
北宋是由赵匡胤创建的定都城开封并为东京汴梁,北宋微宗当政的25年时期,社会发展杂乱,大地主们放高利贷,六贼掠夺鱼肉百姓,金太宗借机派
杨继业归宋后改名字杨业,北宋名将,原为北汉名将后归顺宋朝。主要对抗来犯的辽军,为宋朝守边境三十余年未处于下风,积累了丰富的边防经
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这使得辽国疆域直接扩展到长城,导致北宋政权在160年间一直饱受威胁。那北宋为什么拿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开封府尹的问题,宋朝开封府尹最知名的人是这个包拯了,但是话说包拯在这个职位上就担任过1年多,2年不到,那
最近很多人对北宋时期的丞相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北宋时期的四大名相分别是谁呢?他们之间的排名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还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朝是分为北宋和南宋的,但是据了解,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但是因为时间太短了,所以就直接忽略不计了,所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北宋和唐朝两个朝代都有经济非常鼎盛的时期,毕竟两个朝代都出现了非常强大的盛世。那么北宋时期经济的巅峰
说到北宋,大家应该都会知道,那个时候可是非常的强,甚至是有百万编制的军队。就是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还是打不过辽国呢?相信
说到宋朝,大家肯东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北宋结束之后南宋就接上了,但是完全没有人知道,北宋灭亡之后,在南宋之前还又一
说到每个朝代的科技成就其实还是比较的丰富,每个朝代的科技成就完全不一样,有的朝代贡献大有的朝代贡献小,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北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正史中,关于北宋的灭亡有很多说法,其中就有关于王安石的评价,而且还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
开封是八朝古都,其中最著名,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朝代便是北宋。周世宗病逝后,赵匡胤找准时机发动陈桥兵变,就这样登上皇位,改朝换代,并把
刘娥是北宋的。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中,15岁入三皇子赵恒王爷府。宋真宗登基后,景德年间,刘娥封佳人。大中祥符5年,立为皇后娘娘。宋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雷峰塔的事情,毕竟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也都知道这个地方,所以现在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这个雷峰塔的秘密
说到北宋有的人说其实别看总有人说是“弱宋”,但是北宋真的弱吗,话说不是有人统计北宋对外的战争胜率高达%75,所以这样看北宋也不弱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说法,那就是话说这个北宋对外的战争胜率还是非常非常高的,而且话说达到了这个%75之多,那么这个说
最近也有很多人对这个北宋的一些科技还有文化成就比较感兴趣,但是具体又不知道具体有哪些,这些问题也比较值得学习的,小编下面给大家
说到北宋的赵福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她可是号称“宋朝第一美女”。就是因为长得太过漂亮,所以宋徽宗作为她的父亲,还觉得“公主”这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北宋的六贼和五鬼非常的感兴趣,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北宋的六贼和五鬼到底是哪些人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
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北宋时期的面积的问题,很多人也都想知道这个北宋时期面积到底有多大,其实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北宋的面积是经常
说到这个北宋的汴京到底有多繁华,我们每次也都只是听说,听说这个北宋非常的繁华啊,那么有没有实际的证据呢?有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
昨天在街上看到一个穿宋制褙子的小姐姐,我走过去搭个讪就问了一个问题:“小姐姐,你身上穿的是宋制褙子,那你对宋代有了解吗?”本以为
说到宋朝时期也真的是超级悲剧的,前前后后被周边的少数民族骚扰了多少年了,最后被金所灭,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当时好像存在很多这个国
丁谓的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机智聪颖,运筹帷幄,干过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但后世却把丁谓当做奸臣看待,这究竟为什么呢?丁谓虽然聪
《大宋宫词》中,李沆临终前把刘娥叫到自己床边,让她发誓今后绝不临朝称制。李沆是北宋一代明臣,他的这番举动不得不说很有先见之明,但
看过《杨家将》的朋友都知道,潘仁美是一个大奸臣。而潘仁美的原型正是北宋开国功臣潘美,那历史上真正的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
说到这个北宋的庞太师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也是非常的厉害的,那么就有人也问了,这个庞太师是虚构的人
说到北宋的曹彬估计不少人不太认识,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其实可以说是北宋最厉害的良将了,所以还极其厉害的,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曹彬的
说到狄青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岳飞,总是拿狄青和岳飞对比,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狄青到底是谁呢?他的生平事迹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也非常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北宋的开国十大虎将都分别有谁呢?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但是具体是哪十位就不太好说了,如果不知
说到北宋时期,当时的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的昏庸无道,对于很多功臣以及忠义之士都是非常的残忍。有这样的皇帝,那么肯定是会有民众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