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知名的女诗人,可能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李清照、蔡文姬、唐婉等人。那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距离我们更近的女诗人——李因。李因生于明末,曾是浙江名妓,后来嫁给了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她的诗作也是红极一时。不过据说李因为人十分自负,她经常把自己比作“诗佛”王维,可见其心气之高。下面就来讲讲李因的生平事迹,如果对这位女诗人感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啦。
李因,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而韶秀”,自小爱上读书习画,这是天赋使然,家中十分贫困,“积苔为纸,扫杮为书,惟萤为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家境中,诗画“便臻其妙,年及笄(十三四呀),已知名于时(声名远播江浙一带)”,然而,刚刚及笄之年,家庭所迫,坠入风尘,成了妓女,可怜的小李因。
在当时,那些官宦士子,不思拯救将倾的大明王朝,整日花天灯地,进出灯红酒绿,握绿摧红揉蕊,留恋声色,也让明末娼妓业达到鼎盛。
李因由于才华出众,又风采非凡,得到江南名士葛征奇的垂青,纳为小妾。
葛征奇,字无奇,号介龛,浙江海宁人,明末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擅长作诗,精于绘画。二人情同趣合,相互欣赏,伉俪情深,很幸福,遇见葛征奇是多么的幸运。
据说葛征奇纳她为妾,是看到她写的《吟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其才华大加赞赏,想不到风尘之中,会有如此女子,顿生倾慕与怜惜之心,纳为侍妾。
从此李因随着葛征奇的工作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十五年间几乎跑遍半个中国(正应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到处奔波对于李因是无价的财富呀),依旧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使在旅途,无论舟船上还是驴背上,均不忘读书吟诗。
时值明末,天下大乱,起义军烽起,到处强盗流匪,一次乘舟过宿州,突发兵变,她顾不上行李首饰贵重之物,独抱着诗稿而逃(一个痴女呀)。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因集多年所写之诗,出版了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共二百六十余首诗,几乎都是旅途所作,其诗风清奇,有中唐遗韵,葛征奇为她的诗集作序中称其诗“清扬婉妩,如晨露初桐,又如微云疏雨,自成逸品,即老宿臣公不能相下”(看来这文学艺术,天赋十分重要呀,时下以诗人自居的人很多,那文字朽木枯藤,没有一点生机,无病乱呻吟,有辱斯文)。
欣赏一下李因的《郊居用松陵集韵》:
避世墙东住,牵船岸上居。两分三径竹,晴曝一床书。
上坂驱黄犊,临渊网白鱼。衡门榛草遍,长者莫停车。
看似信手拈来,是那么清新又有生活,没有斧痕。这其中提到的《松陵集》是指晚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互相唱和的诗集。集中有陆龟蒙诗《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是说陆龟蒙郊居避世,皮日休(字袭美)题诗数首,陆龟蒙就写了这十首酬和答谢,其中一首云:“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
李因就是用的这首原韵,很有生活情趣,表现了自己的精神面貌。
李因的《鹫岭山庄寻秋》:
十丈悬崖挂薜萝,参云峰顶见嵯峨。闲搜怪石秋林晚,独听残钟晓月过。
黄叶山前人迹少,白云天际鸟声多。冷泉亭下潺潺水,不许渔舟唱棹歌。
这诗大气磅礴,没有一点小女人气,笑傲多少男诗人不丈夫,这超出一般的大境界,羞杀“放歌体”,面对动荡战乱,李因慷慨激昂地写下“徒怀报国惭彤管,洒血征袍羡木兰”的诗句。
秋天将过半,诗人到处吟秋,留下一行行文字,真的该从古诗词中学习精髓,不仅仅是画葫芦,来读读李因的一首《长安秋日》,高下自悟:
高树秋声入梦迟,夜来风雨簟凉时。季鹰自解归来好,纵乏莼鲈也动思。
李因与丈夫葛征奇有着共同的文化情趣与艺术素养,也常常以诗歌的形式交流。李因有《舟发郭县同家禄勋赋》:
拂衣去去急,白发半愁中。过客天涯少,行橱榾柮空。
禅关山月黑,鱼栅夜灯红。松菊闻无恙,锄书可耐穷。
表达了他们的生活志趣。
葛征奇去世,她悲痛地写下《哭介龛禄勋公》:
秋声风急闭重关,泪寄潇湘疏竹斑。莫问苍梧多少怨,至今石化望夫山。
诗中用娥皇、女英泪湿斑竹的典故和望夫山的意象,深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悼亡之痛心。
李因不仅诗写的好,绘画也十分了得,擅长山水写生,经名家叶大年指点,在花竹、禽鸟方面尤佳,自信自负的她,自比唐代王维。书法与山水画以宋代大家米芾父子为宗,多用水点墨“以烟云掩映树石”,苍劲无闺阁气。
花鸟画以陈淳为师,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境界,抛开了女性习画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的花鸟画评介颇高:“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当时名誉甚隆,真闺阁翘楚也。”
自负的葛征奇感叹地说:“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
葛征奇去世时,李因刚刚三十五岁,此后她没有改嫁,又自己生活了四十年,穷困凄凉,四壁萧然,几近家中除了书画无余物,有时连烧火做饭的柴火都没有。
李因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为生,虽然经清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朝的年号,体现了傲骨,令人肃然起敬,晚年仍发奋学习,写作习画,在诗中写到“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后人评曰:“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停下笔,从室内踱出来,秋高气爽,我仿佛看到每一朵云都流动着历史的记忆,灵魂原本是寂寞的,而寂寞的岁月并没有掩去明末女子李因那颗高贵的心灵。
风摇动着故事,那天空划过的痕迹,留下美丽的永恒。
作者:陈二虎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历史其实是清朝给篡改了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说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明史是被清
说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他奠定了清朝的建立。不过很多人,在对于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有很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
说到一些古代皇帝的帽子,都是有个字的特点的。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些皇帝的帽子上面有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帽子的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关于这个准噶尔汗国的事情,话说他们人口不到60万人,但是当时和清朝是对抗了接近70年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抱怨着工作太累,没有世间可以休息,非常向往古代人的那种山水诗画的田园生活。然而事实上,古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
说到清朝时期的戴梓,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是康熙时期武器制造的专家,对于火器制造可是非常的厉害。同时还发明出了28连发的火铳。
说到清朝的内务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机构就是掌管宫廷的一些事物,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机构的说清朝独有的。基本上是清朝规模最大的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两个名字都长得比较像了,那么这两个官职到底谁的地位更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一些大臣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清朝的就不一样了,而且感觉明朝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电视剧,那些大臣在向皇帝行礼跪拜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拍打两下袖子,然后才跪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
经常看过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堂”这个职位吧?当时有很多人比如说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所以中堂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的戴梓,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吧,小编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就是发明了机关枪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
说到清朝的包衣奴才,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古装剧中就出现过,那么这个包衣奴才到底是干嘛的呢?据了解,这个包衣奴才并不是大家口中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
说起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都是清朝重臣,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也是对他们恩荣有加,基
其实从清朝时期的世界发展来看,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不过一般认为清朝走向衰败,是从乾隆晚期开始。大清盛世始于康熙皇帝,中间经历康熙、
关于清朝陵墓为什么分东陵和西陵,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的考古资料来进一步分析。清陵原本只是东陵,清初的皇帝都被掩埋在东陵
说到这个清朝的大臣刘墉,可能大家并不怎么认识,这位是名臣刘统勋的儿子,曾祖父是刘必显。当然了说名字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说到他的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于1856年达到巅峰,然而,强盛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却并不长久,1864年,曾经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正式宣告
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一些事情,话说在唐宋元明的事情,沿海地区的倭寇是很多很多的,但是估计大家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到了这个清朝这个倭寇就
对于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大家肯定都有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有的人认为是皇太极。但是实际上清朝的第一位皇帝都不是他们,那么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清朝时期这个越南为什么没有被清朝吞并,清朝为什么不吞并这个越南,这个事情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去讨论的,其实
说到清朝的妃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妃子还是后宫的女人,她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可怜的,毕竟这样的情况喜爱,还是比要在皇宫接受
最近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这个明朝和清朝其实区别非常的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人非常的有疑问,那就是话说这个明朝都开始玩枪了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这个清朝的妃子真实照片很多很多了,但是大多数并不漂亮,但是这些妃子也是清朝层
看一些清朝的电视剧大家应该是有刷到清朝总兵这个官职的,而且是经常性的刷到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清朝总兵到底是几品官员呢?还有
在古代,幼主的出现对各个王朝来说不算什么好事情。如果皇帝太小,那就有可能会出现权臣或宦官当政的局面。如果权臣为人负责那还好,要
说到我们国家人口数量大,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朝早起的时候我们中国的人口也才七千多万。那个时候是顺治年间,但是到了道光年间,我们中
说到清朝老婆的一种叫法,那就是“福晋”。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毕竟很多清朝时期影视作品都是这样叫的。但是除了“福晋”之外,还有
说到清朝时期的密折制度,大家应该都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制度是针对皇帝和单个臣子之间所沟通的制度,也就是说,普通的奏折是一层一层的
说到古代皇宫的宫女,她们的身份非常低下,对于这一类的群体,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归宿,因为完全不能由她们来选择。而且皇宫里面的规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对于清朝的格格,很多都是没有子嗣的,而且大多数都是那种赐婚的,所以基本上幸福的没多少。而且格格基本上都是和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尼布楚条约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尼布楚条约到底是谁吃亏了,怎么感觉清朝把仗打赢了,但是最后还割地了,这
在清朝时期,很多外国人开始在中国任职,并且加入清朝的国籍。就比如说清朝早年时期的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人郎世宁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很多官职,可能都是没见过的,毕竟在历史上,太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那么关于这个清朝的道台,不知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