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于大清政府可以说是进行了毫无底线的剥削。除了鸦片问题外,还在各个领域提出了很多不平等要求。如果想要和英国进行谈判,大清肯定需要英语很好的翻译官,这样才能达到最有效的目的,那清朝时期的翻译官水平到底怎么样呢?其实这方面已经完全不用担心,毕竟更早就已经有人会将英语了,而且当时的翻译官也是需要掌握好几门外语才够。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之间的矛盾,但两国的矛盾远不止鸦片那么简单。当时,中国与英国需要频繁交涉,小到民间纠纷,大到政治谈判,都要依赖英文翻译。一个英文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矛盾的解决程度。翻译得好,双方沟通顺畅,矛盾就可以顺利化解。翻译得不好,双方误解加深,可能就会激化矛盾。晚清的中外冲突那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方翻译水平之差。
晚清初期的中国翻译,没有英文专业毕业的科班人才,大都是买办。也就是与外国商人打交道的商人,比如广东珠三角一带,懂外语的买办就比较多。他们是最早与外国接触的中国人,也是外国人到中国后首先接触的人。与外国人的长期接触,让他们逐渐学会了外语。不过,这些人的外语水平基本仅限于简单的口语交流,如货物的买卖等商业领域。一旦涉及到其他领域,他们就啥都不懂了。最要命的是,他们没有英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因为工作中几乎很少用到。给他们一本英文书,只能简单认识几个字。让他们写一封英文信,更是难上加难。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对此曾有抱怨,他说:“叩其所能,仅通洋语者十之八九,兼识洋字者十之一二;所识洋字,亦不过货名银数与俚浅文理。”
即使如此,买办们掌握的英语也不是标准英语,而是广东英语,是混杂了粤语、葡萄牙语、英语的杂交英语。广东英语注重口语、声音。这些买办学英语时,同今天很多中国人一样,喜欢用汉字标注。但买办们用的却是粤语发音。比如英文“today”的发音,往往会标注为“土地”。“土地”两字的发音明显与“today”的标准发音差很多。
1834年11月,《中国丛报》对此曾有过报道。文章说:“除了有限的,几乎不可理解的和广州语混合的蹩脚英语外,这些通事在任何重要问题上都完全没有能力充当传译。”通事,即指翻译。几年后,又有人在该报纸上批评中国翻译的水平。文章说:“他们用记在脑子里的英语单词,用汉语的习惯和一些与谈话主题相关的信息组成他们所认为的句子,随后便觉得自己是高水平的学者,完全可以胜任自己的官府和外国商人之间的通事。这些‘舌人’中却没一人会读懂最明了的英语文书,大多数听不懂两个外国人之间的口语交谈。”
现代人很难想象,如此糟糕的英语水平在中英两国的交往中会闹下多少误会。1842年2月,英国人驾驶十多艘火轮进入浙江余姚。余姚百姓很少见到外国人,此次公然看到洋人直接将船开进了县城外很是震惊,大骇。事情紧急,余姚县事带领四名水勇,直接与洋人交涉。一名水勇先登上船,怎奈鸡同鸭讲,无法沟通。县事再上船后,英国人要扣留县事,欲将其带往宁波。县事大声抗议,沿岸围观的百姓也大声起哄。英国人便将两张写满英文的纸交给了他。
蜡像图:清朝官员与洋人交涉
“夷字二纸”到底写的什么,谁也不认识。一路上奏到朝廷,道光下旨,要求尽快找人翻译。浙江巡抚刘韵珂发动全省力量,终于找到一个在浙江的广东买办。结果,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的这个买办也只是略懂英文口语,根本不认识几个英文。“但知夷语,并不认识夷字。”
刘韵珂很着急,不知如何才是好。有人出主意,吩咐人用透明的油纸将英文拓印下来,交给这个广东买办,让他去尽快到外省找人。此买办凭借原来与英军交往的人脉关系,辗转打听到了南京,特别找到了当时在英国船上的两个当事人,一个是英军炮兵团上尉安突德,一位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两人说,这两张纸就是所谓的便条而已,答应不会将县事带走,并写上了年月日与签名。
买办如实禀报,浙江又汇报到了朝廷,道光才放下心。但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疑点重重。因为郭士立是通晓汉语的,还会讲广东话、福建话,而且会中文写作。因此,他为何不用中文写字条呢?买办回来时也带回了郭士立的字条,这次却是汉字书写。如此矛盾的事情却没引起大家的注意。
晚清初期,类似这种中英交往的尴尬与误会比比皆是。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记载,1834年7月,“哈里森号”商船驶入澳门,要求澳门海关监督减免部分税收。海关的中国翻译与海关监督叽里呱啦一阵讲,然后对英国人说,可以放行。但英国人发现海关官员的态度与表情貌似并不是这个意思,明显是拒绝与厌恶的样子。英国人反倒不敢动了,经过反复沟通、确认,终于发现,还是翻译搞错了。
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命广东知府与番禺、南海知县,立即逮捕颠地。广州知府带人到英商的公所,缉拿颠地。中国翻译一阵讲,把英国人搞蒙了,不知道是啥意思。当时在场的英国人很多,其中费伦等人也是翻译,他们的汉语还不错,就连他们也没听懂。现场吵吵嚷嚷,一片混乱,差点动手打起来。中国翻译嫌英国人故意听不懂,广州知府认为是英国人耍阴谋诡计。英国人一脸无辜,最后还是费伦等人出面,经过仔细沟通才搞清楚事情缘由。
1834年7月,英国任命律劳卑访问澳门。双方因为会见的翻译问题反复谈判。两广总督卢坤始终坚持,不能违反惯例,必须使用中国翻译。而律劳卑根本不信任中国翻译,坚持要使用自己带的翻译。卢坤认为洋人不识抬举,律劳卑认为中国人死脑筋。最后双方争执了两个月,都没有见成。
事实上,当时英国翻译的汉语水平都普遍高于中国翻译的英语水平。但为何中国人不愿意用英国翻译,而非要固执地使用中国翻译呢?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国人普遍认为,洋人一肚子坏水,用他们的翻译肯定会遭算计。而且,还有一点是要命的,就是在重大谈判场合,英国人不能使用汉字。如果英国翻译直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给中国官员是被认为违反规定的。但英国方面发现中国翻译的水平很差后,总是拒绝使用中国翻译,由此又造成了新的矛盾。每每双方交涉、谈判时,英国发现有中国翻译在场时都会提出抗议。
清廷由于始终不重视外交问题,一直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官方翻译队伍。买办除了翻译水平的问题,还有背景问题。由于买办都与洋人打过交道,这让清廷很不放心,担心他们被洋人收买。虎门销烟后,琦善任两广总督,他聘用的英文翻译鲍鹏就被各方怀疑为英国人的间谍,甚至闹出了鲍鹏擅自做主,割让香港的重大政治事件。此事让道光大为震惊,将琦善与鲍鹏押解至北京严刑审问。但最后也没找到鲍鹏勾结洋人的证据,只能不了了之。
由翻译事件可以管窥全豹,晚清的落后局面是全方位的。很多本可以避免的矛盾,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翻译问题,捅出了大篓子。这又该怨谁呢?
刘翻译最近感觉很害怕。自己为加藤出了很多有用的主意,没想到既没有功劳,也没有劳苦,长年累月跟随的上司居然要让自己为他挡雷。 刘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历史其实是清朝给篡改了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说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明史是被清
说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他奠定了清朝的建立。不过很多人,在对于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有很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
说到一些古代皇帝的帽子,都是有个字的特点的。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些皇帝的帽子上面有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帽子的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关于这个准噶尔汗国的事情,话说他们人口不到60万人,但是当时和清朝是对抗了接近70年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抱怨着工作太累,没有世间可以休息,非常向往古代人的那种山水诗画的田园生活。然而事实上,古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
说到清朝时期的戴梓,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是康熙时期武器制造的专家,对于火器制造可是非常的厉害。同时还发明出了28连发的火铳。
说到清朝的内务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机构就是掌管宫廷的一些事物,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机构的说清朝独有的。基本上是清朝规模最大的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两个名字都长得比较像了,那么这两个官职到底谁的地位更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一些大臣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清朝的就不一样了,而且感觉明朝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电视剧,那些大臣在向皇帝行礼跪拜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拍打两下袖子,然后才跪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
经常看过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堂”这个职位吧?当时有很多人比如说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所以中堂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的戴梓,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吧,小编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就是发明了机关枪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
说到清朝的包衣奴才,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古装剧中就出现过,那么这个包衣奴才到底是干嘛的呢?据了解,这个包衣奴才并不是大家口中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
说起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都是清朝重臣,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也是对他们恩荣有加,基
其实从清朝时期的世界发展来看,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不过一般认为清朝走向衰败,是从乾隆晚期开始。大清盛世始于康熙皇帝,中间经历康熙、
关于清朝陵墓为什么分东陵和西陵,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的考古资料来进一步分析。清陵原本只是东陵,清初的皇帝都被掩埋在东陵
说到这个清朝的大臣刘墉,可能大家并不怎么认识,这位是名臣刘统勋的儿子,曾祖父是刘必显。当然了说名字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说到他的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于1856年达到巅峰,然而,强盛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却并不长久,1864年,曾经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正式宣告
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一些事情,话说在唐宋元明的事情,沿海地区的倭寇是很多很多的,但是估计大家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到了这个清朝这个倭寇就
对于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大家肯定都有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有的人认为是皇太极。但是实际上清朝的第一位皇帝都不是他们,那么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清朝时期这个越南为什么没有被清朝吞并,清朝为什么不吞并这个越南,这个事情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去讨论的,其实
说到清朝的妃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妃子还是后宫的女人,她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可怜的,毕竟这样的情况喜爱,还是比要在皇宫接受
最近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这个明朝和清朝其实区别非常的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人非常的有疑问,那就是话说这个明朝都开始玩枪了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这个清朝的妃子真实照片很多很多了,但是大多数并不漂亮,但是这些妃子也是清朝层
看一些清朝的电视剧大家应该是有刷到清朝总兵这个官职的,而且是经常性的刷到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清朝总兵到底是几品官员呢?还有
在古代,幼主的出现对各个王朝来说不算什么好事情。如果皇帝太小,那就有可能会出现权臣或宦官当政的局面。如果权臣为人负责那还好,要
说到我们国家人口数量大,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朝早起的时候我们中国的人口也才七千多万。那个时候是顺治年间,但是到了道光年间,我们中
说到清朝老婆的一种叫法,那就是“福晋”。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毕竟很多清朝时期影视作品都是这样叫的。但是除了“福晋”之外,还有
说到清朝时期的密折制度,大家应该都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制度是针对皇帝和单个臣子之间所沟通的制度,也就是说,普通的奏折是一层一层的
说到古代皇宫的宫女,她们的身份非常低下,对于这一类的群体,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归宿,因为完全不能由她们来选择。而且皇宫里面的规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对于清朝的格格,很多都是没有子嗣的,而且大多数都是那种赐婚的,所以基本上幸福的没多少。而且格格基本上都是和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尼布楚条约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尼布楚条约到底是谁吃亏了,怎么感觉清朝把仗打赢了,但是最后还割地了,这
在清朝时期,很多外国人开始在中国任职,并且加入清朝的国籍。就比如说清朝早年时期的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人郎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