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大家有吃到元宵么?其实在古过元宵,要比我们热闹多了,集市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不仅仅是吃元宵这么简单。不过现在连年味都越来越少了,更别奢求元宵还能和以前一样。作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你究竟了解元宵节多少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元宵的冷知识,说不定就有你不了解的知识,感兴趣的话就赶快来看看吧。
今天就是元宵节啦!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父母通常都带着孩子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逛庙会,其乐融融。这些关于元宵节的知识、诗词,讲给孩子听吧!
关于元宵节的这些知识,
快讲给孩子听!
正月十五为何称为“元宵节”?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
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
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的节日。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VS汤圆?
根据史书记载,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那时称这种食品叫“面茧”或“圆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夹糖馅,与今天的元宵相似,后来因为是在元宵节吃的特定食品,干脆就叫“元宵”了。
你是不是好奇元宵和汤圆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除了南北方的叫法不同,它们的制作方法也不同哦!
第一,汤圆用的是湿糯米粉(煮之前是粘的),元宵用的是干糯米粉(煮之前是干的);
第二,汤圆是以皮为主体包出来的(就是先做好皮然后往里塞馅),元宵是以馅为主体(先切好馅儿然后裹上糯米粉);
第三,汤圆馅水份比较大,元宵馅水分少。
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这些名字与“团圆”音近,取团圆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圆之夜,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元宵节为啥比去年“晚”19天?
同样是元宵节,为何阳历日期时早时迟呢?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是由农历闰月所致。
中国目前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两种历法。为使农历年与阳历年能基本对应,中国采取了“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即闰年增加一个月。
这样,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元宵节就会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元宵节就会比上年推迟19天左右。
天文年历显示,元宵节最早发生在2月4日,恰逢“春打六九头”;最迟出现在3月6日,时值“九九艳阳天”。就本世纪而言,最早的元宵节为2月4日,最晚的元宵节则是3月5日。
今年的元宵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虽然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但同去年一样,2018年和2019的元宵月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2020年才是“十六圆”。“元宵月连续三年‘十五圆’比较少见,但这也是正常历法现象。”赵之珩说。
既然元宵月是“十五圆”,那么,最圆时刻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天文专家表示,月亮最圆时刻为3月2日上午8时51分,不过公众晚上赏月时不受影响,月亮看上去依然是圆的,如镜似盘,珠圆玉润。
和孩子共读元宵节诗句,
看看古人的爱情
现如今,在元宵佳节,不少人会带着全家老少一起出来玩,逛花灯、猜谜语等。这个习俗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不过在古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才可以出来,观花灯或者和自己心仪的男子幽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在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诗篇是借元宵节抒发爱慕、思念之情的。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诗 曰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 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正月十五闹元宵,电影《流浪地球2》“我们,来了”全国路演来到上海,影片导演郭帆、领衔主演吴京、宁理、王智,剧本指
正月十五闹元宵,电影《流浪地球2》“我们,来了”全国路演来到上海,影片导演郭帆、领衔主演吴京、宁理、王智,剧本指导王红卫,摄影指导
历史是什么?历史指的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我们如何去书写,历史总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一切,不可改变。历史仅
三国演义相信有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这是根据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所改编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里面有着非常多惊心动
说到唐朝很多人都会想到什么好生活啊,什么诗词歌赋很多很多啊,还有很多的这个比较不错的习俗风俗,让人非常喜欢穿越回到唐朝,都说唐朝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要吃什么呢?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
2016的春节即将到来,小编的心情跟大家一样既兴奋又激动,我们早已知道春节的放假安排,但是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元宵节有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要干嘛,吃什么呢?还有小伙伴还不
元宵节今年有放假吗?这个节日是法定假日吗?怀着种种疑问,小伙伴们都想知道有没有放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
元宵节就快到了,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就快到了。那么2017年元宵节放假吗吗?下面就由漫漫看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在这个世界有好多大家都含不知道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其实都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只是大家没去了解一下而已,下面就让小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月亮也是这一天的一大主角,人们除了在赏灯、游玩之外,还会抬起头看看天上的一轮圆月。而今年的元宵节更是与众不同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的人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认为世界最优秀的人种是雅利安人,想要培育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但是很多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可以说是非常热闹的,这个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也是寓意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吃元宵!那
转眼今年的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元宵节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也可以称之为上元节、灯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小的时候,每每过年
元宵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被称为元宵节。不过这天其实还有很多别的称呼,例如上元节、
元宵节,花灯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期间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也是春节年俗当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吃元宵已经是不用多说的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据说是司马迁创建《太初历》中,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元宵。因为古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的家中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吃着汤圆过节。元宵节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从
古代元宵节这一天会非常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其中不少一直流传至今,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划旱船、舞狮等
2020年的正月十五马上就到了,2月8日就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就是上元节,这两个说的是同一个节日。而每到传统节日的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元宵节,之前都是会有看烟花的环节,还有就是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不过现在也是禁烟了之后就缺少了些许的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可以说是非常的热闹,在现代的话,可能大家见到最多的习俗就是看花灯,看烟花,吃汤圆等等。当然这
相信大家对于元宵节都是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节日在我们中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相传了非常多年。然而关于元宵节的来历
除夕和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是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很多人都在这一天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而在春节还有
说到元宵节,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一天要吃汤圆,可以赏月,因为那一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而且还会有烟花秀。可是为什么这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而在这一天过完之后,年才真的算是过完了,但是对于元宵节的美食,很多人也有一些不理解了,元宵节的
春节假期已经过完了,下周我们将迎来另外一个盛大的节日——元宵节。在古代,元宵节要比春节更加热闹,这一天大家会赏花灯、猜灯谜、吃
很多人一直都对满清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加上现在清宫剧盛行,隔三岔五都会推出一部清宫戏,让人眼花缭乱。而在越来越重视电视剧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