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这个词,一般而言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指一种人群,他们信奉道教,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就是一身道袍,手里一根拂尘,头发束在头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固定印象了。不过,道士还会被人们称作是“牛鼻子老道”,这个听起来就有点贬义了,似乎是在对他们进行吐槽,有一点瞧不起的意思。究竟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要说他们是牛鼻子呢?
世间小说,呼道士则为牛鼻子,和尚则为秃驴。佛教之秃驴,是笑话和尚们的没有头发。但是呼道士为牛鼻子,很多人都说不出个一二三了。有的说是因为道士的脾气比较牛,死犟,所以叫牛鼻子。果然是这样的么?
贫道夜读《海琼白真人语录·武夷升座》,其中有一段云:“所以昔毗陵薛真人向禅宗了徹大事,然后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所谓千虚不博一实。”这里提到薛道光祖师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这个应该是后世牛鼻子老道之滥觞也。
何为“穿却鼻孔”?
道教修炼,以伏气为主。施肩吾云:“气是延年药,心为使气神。能为神气主,便是得仙人。”现在科学把世界一切分为三个,即物质、能量、信息。物质是精、能量是气、信息是神。道教修炼在于积蓄能量和物质,以延长寿命。人好比是一台电脑,身体是硬件,灵魂和记忆则是硬盘上的信息,如果硬盘或者是主机坏了,那么信息自然就无从依附。是以修行之人,务必坚固肉体,才能长生不死。《黄庭经》云:“神仙道士非有奇,积精累气以成真。”
然而世人多逐于外物,而不能宝精爱气,固此身形。神逐于外,气耗于内。是以修道之要,又须以养神为主。佛教将人的心神比喻为猿马,意思是难于调伏也。是以《金刚经》都在讲“如何降服其心?”修行人静坐之人,心神外驰,妄念千般,难以入静。不能入静,如何能有静极而动,一阳来复之气象?若以念止念,则是又添一层烦恼矣!是以太上教人以调息之法,心息相依,息调则心亦调,息平则心亦平。
《玄肤论》云:“盖呼吸者,吾人立命之本也。一息之间,气绝不至,则气绝而死矣!呼则气闢,阳之舒也;吸则气阖,阴之敛也。一呼一吸,名曰一息。诊家以之侯气,良有旨也。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以踵者,谓深入于穴也。众人之息,非不以踵也,但神有存有纵,其出入焉而不自觉,若以喉耳。真人则神依于息,而深入于本穴之中,绵绵若存,无少间断,故得专气致柔,抱一无离,虚极静笃而能观其复也。所谓依者,又非逐于息而依之也,有勿忘勿助之意焉。故神依于息则凝,神凝则气亦凝;神依于息则和,神和则气亦和,相须之道也。凝神之法,自调息始,调息者,依息之谓也。”
《玄肤论》认为道士调息,能够调息则能够凝神,神凝则息自调,所以调息凝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陆西星真人云:“神依于息则凝,神凝则气亦凝;神依于息则和,神和则气亦和,相须之道也。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可以看出,调息是道教内丹修炼的起手功夫。
所以笔者认为,道士所谓被称呼为牛鼻子,应该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多主张从炼气开始着手有关,因为鼻子是气息出入之门户。人通过穿牛鼻子来牵制牛,道士通过管住自己的呼吸,而进于道。此中大有深意,不可作笑话看也。
最初大家认为:道士因为头上发髻的形状如牛鼻故被贬称为牛鼻子老道。那个发型叫“牛鼻子抓髻”。同理:和尚光头被贬称为“秃驴”。“牛鼻子”是对道士的戏称,或者也可以算作蔑称、俗称。元明清文学作品中多有用“牛鼻子”指称道士的用法,近现代武侠小说也不乏“牛鼻子道士”的说法。这就难怪我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总是发现有人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道士”。
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一般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有关,因为道教主张从炼气开始,而人的鼻子是管着出气和吸气的,道士通过鼻子管住自己的气,通过牛鼻子来牵住牛,所以也就延伸下来这个牛鼻子老道了。
再有一种是牛鼻是两个孔,象征着太极的两仪,即太极八卦的图的两个圆形孔,道士的头发古代是盘成8字形,有点象牛鼻子,用一云簪管住,故人们亲切的称牛鼻子老道,实为赞美之意,因为只有道行高深之人才能称老道。
还有一种是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青牛道士”。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
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戏称、俗称,倒是在古代小说戏剧和仿古较多的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这点小知识犹如将灭灯火,将逝流泉,快到了需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地步了。
茅山道士有个很独特的方面,就是可以结婚生子。茅山道家是正一道符咒派,茅山是正一派道家的关键道观。道家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
林正英,1952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97年因患肝癌病逝,是著名电影明星和武术指导,中国香港幽冥丧尸片的影片祖先。林正英儿时家庭情况一般
道士,道教神职人员的名称。《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道士称为“乾道”
道士做为一个隐秘的群体从古到今一直避开世俗,超逸世外,道士做为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出现了几千年。自道教创立以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
道士做为一个隐秘的群体从古到今一直避开世俗,超逸世外,道士做为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出现了几千年。自道教创立以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
当今社会的人们对茅山道人肯定是家喻户晓的,尤其是80后90后,对这个名字肯定是特别熟知的。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僵尸片奇才林正英就曾
韩剧《打架吧鬼神》正在热播中,在剧中饰演的明哲僧人(金尚浩饰) 像父亲一样照顾奉八的角色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让人无法解释和理解的事情,甚至有很多连如今的科学都无法正常解释的事情。而这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或是禁忌就会被
说到清朝大家也知道,那是满族人的天下了,所以作为汉族人那就需要听从,要不就是杀头的危险了,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是知道的,那就是清朝人
很多人可能以为,道教和佛教一样,都是禁止自己的弟子们婚配的,道教讲究“清心寡欲”,佛教讲究“戒色”,所以人们也就会觉得,不管是佛教还
和尚和道士,在很多人眼里,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与平常人不一样的“出家人”,好像都需要修行,只不过修行的内容和方式不太一样,而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非常的身后。当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的时候,那么就会被大多数人所接
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影视作品以及民间传说当中看到道士这个角色。在历史上,道士与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比如《水浒传》中入云龙宫
我们都知道,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所以从古至今,对于道士人们一直都是非常尊重的,但是对于和尚却并没有那么的尊敬。那么这到底是为何呢
不知道很多人对于道士的印象是什么?大概很多人会觉得,道士其实就和和尚一样,都是属于修习之人,而且在现代社会上也依然有不少道士和
我们知道,道家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千百年来也一直都在繁衍生息。唐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虽然是道教宗师,但是文学修养却能够与陈子昂
说到中国的道士丘处机还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啦,他为道教做出的贡献也实在很大的,但是就在1227年的8月22日他却去世了,所以说还真的是
说起我国历史唐朝时期的诗仙李白你会想起哪一首诗呢?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豪迈?还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王宝强演小道士的电影是《道士下山》。《道士下山》是由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奇幻冒险戏剧电影,电影由陈凯歌执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