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资讯 > 华夏历史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时间:2021-02-26 14:27:38 栏目:华夏历史

朱元璋长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也是大感痛心。此后要更换太子人选,原本以为朱元璋会立另外的儿子,没想到直接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这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等朱允炆继位后,便打算削藩,没想到朱棣是个狠角色,干脆起兵反抗朱允炆,最后还让他成功了。实际上朱允炆称帝后,也不怎么得人心,反而是有不少人选择站在朱棣这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明朝初期太子朱标于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之余将皇孙朱允炆立为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与齐泰、黄子澄等老臣商议削藩。因燕王朱棣镇守北方,他成为朱允炆头号清除目标,随之发生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夺得大统恢复祖训,朱允炆则不知所踪,但是建文帝剿灭朱棣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正是这句话,让朱允炆陷入被动之中。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洪武大帝已经和朱允炆商量削藩事宜。朱元璋让朱允炆徐徐而图,先扫除周王、代王、齐王,这些实力较为弱小的藩王,最后集中大明朝力量,将燕王朱棣扫除。只是朱允炆还是操之过急,1399年6月,朱允炆刚刚即位不到三个月,便迫不及待列举朱棣想要谋反的罪名,让朱棣自行携家带口来到南京自首。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随后朱棣以清君侧出征,朱允炆则是调兵遣将,想拦截朱棣南下,只是建文帝所派遣的将领屡战屡败,最终1402年6月朱棣直逼南京,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朱允炆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消灭。根据《明史》所载“敌众飞矢如注,上(朱棣)所乘马凡三易三被创”、“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朱棣)”。朱棣南下讨伐时也多次遭遇重大危险,只是朱允炆起兵之初就交待手下将领“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这句话的意思大致就是,朱允炆告诫这些统帅即使抓到朱棣,也不要让他死在朕的前面,是一语双关的意思。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可既然是朱允炆主动下令让朱棣束手就擒,大战来临之际还要说出如此自损士气的话。朱允炆说的这番话,最终导致他丢了皇位,也失了人心。朱棣和朱允炆这二人都是朱家直系后裔,朱元璋死后朝中局势本就有所不稳。老朱之前将那些能征善将的统帅全部扫除,诸如胡惟庸、蓝玉。朱允炆身边只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这些人本就不善于打仗,朱允炆能调遣的诸如李景隆、耿炳文,这些二流将领。

加之朱允炆让手下这些将领“勿伤皇叔”,这也是种模棱两可的说法。除了建文帝身边那帮文臣忠心耿耿之外,将领们大多还是想看清局势,择明主而栖。朱允炆这种较为模糊的态度,更让明朝这些将领摸不清头脑。两军阵前即使捉住了朱棣,又该如何处置?其他明朝将领也乐于看到朱棣和朱允炆自相残杀,朱允炆刚刚登上大统之位不久,还没有完全培养出自己的心腹势力。朱允炆所拥有的只是朱元璋留下来的老臣派系,本身根基就不稳。朱棣朝中经营多年,徐达几个儿子都暗中支持朱棣造反。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建文帝自身性格软弱,凡事都要讲究名头,虽然心中想杀朱棣千百遍,但还是要扭扭捏捏,一点没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风范。朱棣一路过关斩将,虽险象环生但也是运筹帷幄,将整个大局牢牢掌握在手中,加之南京内部有人给朱棣通风报信,到最后建文帝就是真正孤家寡人。而朱允炆这句欲说还休的推辞,让其手下将领也难以琢磨透,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灾难,到手的皇位也白白丢失。

那班大臣并没有什么损失,反正都是听命于老朱家。反而建文帝则是在这场战役中受到损失最大的一方,要不是朱允炆优柔寡断,可能靖难之役结局不至于如此。

关键词 :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