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资讯 > 华夏历史

刘宗敏简介 细说刘宗敏的结局

时间:2021-06-12 09:14:17 栏目: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刘宗敏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刘宗敏的一生还是非常的传奇的,那么这个刘宗敏又有怎么的人生呢?还有这个刘宗敏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对这个问题详细的分析解析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仔细的分析学习下吧,看看他的传奇人生。

“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大家可以细读。

刘宗敏虽然一生只走了短短的38年,但绝对称得上是大起大落:

早年贫寒低微,中途轰轰烈烈,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刘宗敏简介 细说刘宗敏的结局

1、身世凄惨的孤儿

现有的资料记载,刘宗敏出生在大约1607年(即万历三十五年)前后。这正是大明朝国运江河日下,门户党争之乱愈演愈烈的时期,朝堂上东林党和阉党打得不可开交,市井间南方和北方势同水火,官吏豪绅对百姓层层盘剥。

万历皇帝已经十多年“静摄深宫”、“万事不理”, 怠于政事而耽于享乐。这个不上班的皇帝,整天除了挥霍侈靡,就是派出大量的矿监税使,在全国范围内巧取豪夺地收银子,搞的民怨沸腾,小老百姓活不下去,多次激起民变。

最可怕的是,万历皇帝这样日子竟然一过就是三十年,可以想象这个国家被他折腾成了什么样子。

早期几年还有有张居正努力搞出来个“万历中兴”撑着,但到了万历晚期,整个大明王朝就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无可挽回地走向死亡腐朽了。

刘宗敏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生在陕西一个贫苦农家,出生不久父亲因官府税使来逼缴租税无奈自缢身亡,其母沦为乞丐,带着刘宗敏四处乞讨。

很快,母亲又在饥寒交迫中撒手人寰,成为孤儿的刘宗敏被舅父韩清收养。

家庭不幸的遭遇,在刘宗敏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从幼年时代起就憎恨官府和豪强。

十二三岁时,刘宗敏拜河南陕州的铁匠为师,学习锻铁手艺。经过多年努力,成了一名手艺高超、名闻遐迩的铁匠。

2、忠心耿耿的猛将

如果能安安稳稳当个铁匠,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起起落落了。但乱世不容许普通人有简单的梦想,时代将风云际会的机遇送到了刘宗敏面前。

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达陕西蓝田,一路上杀官济贫。从小对官吏恨之入骨的刘宗敏深受震动,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李自成的义军。

他英勇作战,屡立大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与器重。

崇祯九年(1636年),第一任闯王高迎祥兵败子午谷,为孙传庭所俘,很快被押至北京,凌迟处死。农民军推选李自成继任闯王,这时刘宗敏已是李自成麾下最得力的战将。

刘宗敏的勇猛善战,不论在正史还是野史,在明军还是农民军中都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

著名作家姚雪垠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时曾考察商洛、河南等地,收集很多关于刘宗敏的民间传闻。

比如在潼关南原大战中,刘宗敏率队撤退时落入陷阱,被追兵团团围住,刘宗敏一声怒吼,硬生生从陷阱中挥舞着大刀跳了出来;还有义军从蛰伏的商洛山中突围时,负责断后的刘宗敏被明军追到了悬崖边,射杀了靠近身边的一批明军后,连人带马跳下悬崖落入水中,顺利摆脱追兵……

有两件事能充分说明刘宗敏对李自成的绝对忠诚: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朝廷派洪承畴、孙传庭等领兵在潼关围剿李自成。这一仗李自成遭遇人生第一次惨败,妻女失散,仅剩下十八个人突围逃出。刘宗敏不离不弃,和李自成一起,隐伏商洛山中。他全力帮助李自成收拾残兵,扩充队伍,锻造兵器,重整旗鼓,为闯王东山再起立了大功。

刘宗敏简介 细说刘宗敏的结局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军四路围攻商洛,李自成、刘宗敏等突围至郧西(属湖北省)。没想到刚逃到湖北,就遇到张网待捕的杨嗣昌,李自成全军被围困于巴西、鱼腹诸山中,动弹不得。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刘宗敏为了挽救农民军,毅然杀死自己的妻妾誓与李自成共存亡。在他的鼓舞下,士气低落的农民军焚毁辎重,得以轻骑突围。

3、死于安乐的流寇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终于在16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走向辉煌,在襄阳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号“奉天倡义大元帅”,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

战功赫赫的刘宗敏被封为为“权将军”,一年后又在西安被封为“汝侯”。从孤儿到铁匠,再到功成封侯,刘宗敏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这一年的三月十八日,刘宗敏和李自成攻克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统治,两一起走上了人生最巅峰。突如其来的胜利,让两个人彻底迷失了自己。

大明的灭亡,有政权的腐朽自溃,有天灾人祸的加速,有内乱与外患的撕扯,但李自成和刘宗敏无疑都把这一切当成了自己功劳,认为是“天命所归”。

也是在这一年,两个人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感觉了。当李自成打算派刘宗敏率军去打在山海关负隅顽抗的吴三桂时,刘宗敏说了一句非常可怕的话:

“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

一句话,让农民军一直赖以生存的凝聚力烟消云散,也赤裸裸暴露了刘宗敏的本质——贼始终是贼。自己都认为自己是贼,没有大志向的贼。

身份地位与眼界格局的反差与错位,是刘宗敏的悲哀,也是李自成和他的农民军共同的悲哀。他们最终由轰轰烈烈迅速走向悲剧命运,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算坐在龙椅上,就算称王封侯,可是他们骨子里依然只是明朝人眼里的“流寇”,是他们心里的“贼”。

所以他们在北京只能想到烧杀抢掠,只能用种种骇人听闻的残酷手段索银逼饷。

在民怨沸腾中,两个人又都看不清形势,贸然带兵冲向山海关,1644年的一片石,埋葬了李自成和刘宗敏半生奋斗的辉煌。

把这一场大败和六年之前潼关南原的那场惨败相比,其实损失要小得多,撤退的人马也多得多。

刘宗敏简介 细说刘宗敏的结局

但人心已散,这时的刘宗敏和李自成,还有他们的农民军,眼里和心中只有贪图享乐,没有艰苦奋斗。

大顺军内部的离心离德,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回天无力。

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下落不明。

同年九月,刘宗敏于撤退中在通县九宫山被清军将领阿济格抓住,因为拒不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年仅38岁。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八个字,也是刘宗敏和李自成悲剧命运最好的注解。

只是可怜了那些跟着他们出生入死的农民军,所倚非人,从朝不保夕到担惊受怕,最后都死于非命。

关键词 : 刘宗敏 李自成 明朝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