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实力的诸侯开始割据一方,当时全国大小战事不断,而任何一起战役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公孙瓒是当时的群雄之一,他和袁绍之间展开的界桥之战,是诸侯为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而袁绍获得了此次胜利,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公孙瓒和袁绍之间到底有何恩怨,其实这跟公孙瓒的堂弟有关。那下面就准备和大家简单介绍下这段历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合纵连横是常有之事,汉末三国时代亦是如此。群雄割据初期,关东群雄大致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个以袁绍、曹操、刘表为主,另一个则以袁术、孙坚、公孙瓒、陶谦为代表。两大阵营之间由于利益的矛盾冲突,屡屡爆发战争。
阳城争夺战的爆发,从本质上看就是这两大阵营之间矛盾激化后的产物。所谓阳城之战,是指爆发在豫州颍川郡阳城县(今河南登封)的一场战役。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和袁术两大集团为争夺豫州的控制权,在阳城一带爆发了重要军事冲突。
关于阳城争夺战的大致情况,根据《资治通鉴》所载:
术遣孙坚击董卓未返,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夺坚阳城。坚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引兵击昂,走之。袁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越为流矢所中死。
由此可知,袁绍趁孙坚进击董卓、阳城兵力空虚薄弱的时候,派遣会稽人周昂率军偷袭并成功夺取了原本属于孙坚地盘的阳城。如前所说,孙坚是袁术阵营的重要一员,袁绍派人袭夺阳城一事,自然引起了袁术的巨大不满。
于是乎,在袁术的支持下,孙坚纠合部队开始反攻阳城,另一盟友公孙瓒也派遣其堂弟公孙越前来助战。至此,阳城争夺战的序幕正式拉开。在孙坚的猛烈进攻下,周昂最终难以招架,被迫弃城而走。以此为标志,孙坚取得了阳城争夺战的最终胜利。
然而,尽管孙坚取得了阳城争夺战的胜利,但公孙瓒之弟公孙越却在此役中中箭身亡,成为了阳城争夺战的牺牲品。当公孙越的死讯传到公孙瓒那里后,立刻引起了公孙瓒对袁绍的极大不满,公孙瓒愤怒的说道:“余弟死,祸起于绍。”此后不久,公孙瓒便以为弟报仇为名,率军进攻袁绍,爆发了著名的“界桥之战”。
由此观之,阳城争夺战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末三国局势的走向,特别是对公孙瓒与袁绍两大集团之间的界桥之战具有直接的影响。此点,是值得后人注意的。
说到东汉末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势力还都非常的弱,在当时有实力还有背景的还是要属袁绍了。他的家族在当时名气可是
说到官渡之战,最后袁绍惨遭失败,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不过官渡之战袁绍之所以会失败,和他自己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除了这
说到袁绍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他在三国前期的时候可是实力最强的。很多人对于他个人的实力来讲,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但是他
说到东汉末年的袁绍,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可是非常厉害的。在早期的时候,袁绍可是众多群众中人才最多的,那个时候曹操和刘备都还没崛起。
说到公孙瓒,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他在三国里面的名气也是挺大的,虽然作为一个武将,经历的打斗场面并不是很多,但是对战的对象却都是三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虽然不惧袁绍,但还是缺乏信心,毕竟双方兵力不成正比,这也是曹操最担心的一件事。后来郭嘉为了鼓舞曹操,写下了著名的
说到公孙瓒这个人,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是谁,但是在三国里面公孙瓒这么强悍的一个人却被当成了一个陪衬。所以在三国里面公孙瓒的存在
界桥之战很少被提起,但这其实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袁绍一方以少胜多,而且是用步兵和弩兵战胜了公孙瓒强大的骑兵,使得战事非常具有